行政院于昨(7)日通过《平均地权条例》修正草案,内容其中一项为「重罚炒作行为」,将明确规范不可散播不实资讯来影响交易价格,违者按户(栋、笔)处100万到5000万元,限期未改正者,可连续处罚。

这次修法不仅将网路群组销售、揪团炒房、加价换约转售列入炒作行为,连潜销、热销、分期销售也列入,只是这些行销术语究竟是什么意思?身为买房小白的你,一定要了解!

潜销=预售屋初规划 你即可下订卡位

预售屋销售过程有分潜销期、销售期、促销期、施工期,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行销模式,潜销就是指在预售屋建案还在初规划时,民眾就可以先卡位下单,这时候有机会以比较优惠的价格购屋。

比如说预售屋公开销售时,可能一坪是60万,但潜销价格可能只要58万/坪,民眾只需要预付订金,就能以58万/坪的价格买到,算是捡到便宜!也正因为潜销期属于还未正式公开销售贩卖的关系,在房地合一2.0还未上路前,常有投资客借由红单转让,炒高房价以此牟利。

至于潜销对建商有什么好处?对他们来说这段时间就像市场调查般,可藉由这时期去了解民眾对预售屋价格的接受度,之后再依据这些资料来调整后续的行销手段。

热销=创造预售屋快售完的资讯 以此吸引你购屋

而建商也会特别创造「预售屋即完售」的行销手段,比如说潜销已热卖几成,让民眾感觉好像再不快点决定,就会买不到,营造出询问人潮眾多的感觉,趁机哄抬价格,这就是热销手段。

分期销售=类似飢饿行销

前段提到预售屋会分时期销售,而每个销售阶段的定价都会有些许的不同,建商会利用该期已销售完毕为手段,制造预售屋供不应求的假象,有如飢饿行销般的方式,去引发房价上涨或民眾抢购。

房产专栏作家在网站文章中提到,有的建案甚至会分好几期盖,然后逐期抬高房价,但这样已影响到房市的秩序与自住者的购屋机会,因此政府在这次打炒房时,才会将此行为列入重罚规范里。

政府为了遏止房价被不当炒作,行政院这次再次修正《平均地权条例》草案,预计7月上路,希冀这些法规能杜绝房市的乱象,还给民眾一个良好的买卖市场。

【网路温度计调查结果之图文,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改写】

#潜销 #预售屋 #销售 #热销 #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