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导称,必须明确指出的是,全球粮价上涨非中国之过,恰恰相反,中国自食其力,解决了14亿多人吃饱饭的问题,消除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粮食问题的担忧,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重大贡献。
据报导,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世界粮食库存与消费比达到17%是安全的,低于17%是不安全的,低于14%则属于粮食安全紧急状态。
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粮食储备的传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建立了中央储备粮和地方储备粮互为补充的粮食储备体系,在稳市、救灾、恤民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报导指出,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南美乾旱及俄乌衝突等因素迭加影响,国内粮价承压上涨。中国在不断释放粮食稳产增产信号、稳定市场预期的同时,持续投放政策性稻谷、小麦和大豆,有效满足企业用粮需求,保持了国内粮食价格和食品价格的稳定。从大陆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看,今年3月中国食品价格同比下降1.5%,与全球食品价格大幅上涨30%以上的局面形成鲜明对比。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中国粮食连年丰收,储备充足,供应有充分保障,但粮食供需紧平衡的状况并未改变,大豆、油料等个别农产品严重短缺,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潜在隐患。
报导表示,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近年来中国深化粮食收储市场化改革,市场化收购比重超过90%,作为市场缓衝力量的贸易粮、周转粮明显增加,粮食库存结构更加优化,市场调控和供应保障能力持续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不断提高,保障粮食安全的层次更加丰富。
管好储备粮,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近年来,中国强化政府储备粮管理,一方面大力推进高标准粮库建设,推广使用智慧通风、保温隔热、电子测温等绿色储粮新技术和资讯化智慧化技术,实现了安全储粮、绿色储粮、智慧储粮;另一方面,依法对储备粮实行强监管,加大反腐力度,严惩「靠粮吃粮」的腐败分子,确保储备粮数量真实、品质良好和储存安全,更好地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