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总今日举行会员大会,工总新任理事长苗丰强首度以「理事长」身分公开露面,他表示,工总在内部沟通上有一些纷扰,对于王理事长的决定,我们感到遗憾与惋惜。在此代表工业总会感谢王理事长过去四年来的宝贵贡献与付出,持续和大家一起共同为台湾经济与产业发展努力。

苗丰强说,承蒙各位理监事的厚爱与谦让,接下理事长一职,戒慎恐惧,尤其面临日益复杂的国际情势与外部环境,产业与政府应该集思广益,解决投资与经营面临的问题,希望大家能一起帮忙推动工总的会务,为下一波荣景奠定良好的根基。

过去几年来,全球一直处于动盪不安的情况之下。美中贸易战已经演变为两大经济体之间各个层面的摩擦,加上新冠疫情、俄乌战争等不利因素,全球供应链变得更加脆弱,对于产业经营来说,面临多重不确定的风险。近来通货膨胀造成的物价上涨、人流阻隔造成的缺工,都不是短期能解决的问题,尤其对于中小企业、传统产业来说,更是非常辛苦的挑战。

对于今后台湾经济、产业发展,他提出5大想法与建议:

第一,面对通膨时代已经确定来临的事实

即使俄乌战争结束,制裁也不会立刻结束,从美中贸易战已经埋下伏笔。物价将大幅上涨,利率上升,产业正式迈入「高成本时代」。我国虽为外销导向,但粮食及能源依赖进口。要多发挥弹性应变的靱性,各产业须提升生产效率,制造产能自动化,并且积极推动数位转型,提升竞争力,以应对未来多变的大环境。

第二,政府与民间企业须相互体谅、合作,共同解决产业面临的五缺困境

苗丰强说,工总是包含157个产业公会的组织,我们几乎代表全台的所有工业集合体。我们应该要建立一个平衡的(balanced)产业发展环境。在大力支持高科技发展的同时,兼顾下游关联产业,持续关切与追踪产业关切的问题,包括人才培训及移工引进,才可发挥垂直整合及水平整合的长久生态系统(eco system),让产业结构更加均衡、多元,这部份产业与政府需要持续的对话以及合作。

第三,持续强化供应链的靱性。

这几年来,面临欧美想要拉回供应链、自己建立supply chain,其实有相当大的难度。亚洲的supply chain自四、五十年前开始,一步步建立接近完美的供应链,在短期内仍难以取代。

但是在地缘政治风险日益升高的情况下,台湾应该谨慎因应,确保我国在供应链的优势。在去年,两岸贸易占我国整体贸易比重25.2%,希望两岸关系能有更多的良性互动与对话,避免误判情势,减少对立、化解歧见。

制造业更必须趁台商大规模回流的时刻,善加运用亚太枢纽地位,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我们不但要努力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步协定」CPTPP (Comprehensive and Progressive Agreement for Tans-Pacific Partnership),也要寻求签订其他对我们有利的自由贸易协定FTA(Free Trade Agreement) 的可能性,但加入区域经济整合,必须有所取舍,才能有机会。希望大家都能了解到,要为全国长远利益共同努力,有舍才能够有得。

第四,重新打造成亚太营运中心。

苗丰强说,这个曾经是目标,但当时环境不够成熟。现在从制造、技术、金融、及供应链的垂直整合及水平整合均已形成,如果能够在策略上、执行上,再强化政府南向政策的推动层面、签订区域FTA、以及法律/税制/移民政策的松绑,并且完善新住民及其第二代及东南亚在台的学生学成之后的留用机制,让台湾整体的经营环境更加健全,成为亚太营运中心的目标会更快达成。

第五、ESG 与循环经济。工总的最大资产是我们具有157个产业公会。157个产业若是有好的大数据(Big Data)的应用,可以提供给政府最合宜的方向策略。Big data可以feed back 回馈给政府,可使政策能接地气,更加符合社会的期待与需求。

2030、2050节能减碳的road map (能源净零排放路径)是不一样的,各行各业有专业知识与Domain knowledge (领域知识) ,2030我们要配合政府在自己的领域内,进行节能减碳;而2050我们要协助政府、建议政府以科技来寻求节能减碳与未来的电力结构平衡的政策,共同努力建立ESG体系,也包含推动循环经济,让经济发展、环境永续能够同时兼顾。

工总也会持续利用工总会员的大数据,各行各业的专业domain knowledge ,提供资料给政府做为施政之参考,提供专业的建言为政府献策,这是我们工总会员,责无旁贷,共同努力的目标以及责任。

#工总 #产业 #苗丰强 #供应链 #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