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延烧,台北市副市长黄珊珊今粗估全台未来会有20%人口、约460万人确诊,其中0.5%是中重症,约2.3万人。疫情连日升温,也让老人、小孩该不该打疫苗成为关注重点,资深媒体人陈文茜今(21日)就分享台大公共卫生研究院前院长詹长权的文章,直言不要以讹传讹Omicron只是轻症,「重点在于防止重症」。
陈文茜21日在脸书「文茜的世界周报」撰文并引述詹长权的文章:
美国CDC的研究报告说:儿童打疫苗,对于防疫及防止重症有帮助。美国CDC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周报」(MMWR)在2022年4月19日,提前发布一份透过COVID-NET在美国14个州99个县,对实验室确诊的COVID-19感染住院病例,进行的长期监测观察的结果。
报告分析描述了2020年3月1日至2022年2月28日期间,5-11岁儿童的住院率,同时把Omicron主流行时期的临床数据与Delta主流行时期(2021年6月27日至12月18日)、Delta流行前(2020年3月1日至2021年6月26日)的临床数据做了比较。
COVID-19可以导致儿童患重病,且美国自2021年11月2日起5-11岁的儿童,已经有资格接种Pfizer-BioNTech COVID-19疫苗。Omicron占主导地位的时期(2021年12月19日至2022年2月28日),未接种疫苗的5-11岁儿童约为接种疫苗儿童的两倍。非西班牙裔黑人儿童代表了最大的未接种疫苗儿童群体。
30%的住院儿童没有基础疾病,19%的儿童被送入重症监护室。患有糖尿病和肥胖症的儿童更有可能患上重症。增加5-11岁儿童的COVID-19疫苗接种覆盖率,可以防止与COVID-19的住院和严重后果。
报告的主要发现:
2021年10月29日,美国FD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Pfizer-BioNTech COVID-19疫苗的紧急使用授权扩大到5-11岁儿童;CDC免疫实践谘询委员会于2021年11月2日提出接种建议。2021年12月下旬,SARS-CoV-2(导致COVID-19的病毒)的B.1.1.529 (Omicron) 变体,成为在美国的主要病毒株,恰逢所有年龄组(包括5-11岁儿童)中与COVID-19相关的住院人数迅速增加。
以COVID-19相关住院监测网络 (COVID-NET)的数据描述整个大流行期间,1475 名5-11岁美国儿童的COVID-19住院特徵,重点关注在Omicron早期主导时期(2021年12月19日至2022年2月28日)。
研究发现在Omicron主导时期住院的397名儿童中,87%未接种疫苗,30%没有基础疾病,19%被送入重症加护病房 (ICU)。在Omicron主导时期,未接种疫苗的儿童(每10万人中有19.1人)的累积住院率,是接种疫苗的儿童的2.1倍(每10万人中有9.2人)。患有糖尿病和肥胖症的儿童更有可能患上严重的 COVID-19。
5-11岁儿童(包括没有潜在健康状况的儿童)可能患严重疾病这个发现,凸显了该年龄组接种疫苗的重要性。增加儿童的疫苗接种覆盖率,特别是在受 COVID-19严重影响的种族和少数民族群体中,对于预防与COVID-19的住院和严重后果至关重要。
在Delta和Omicron占主导地位的时期,5-11岁儿童的每周住院率,分别在 2021年9月25日和2022年1月22日结束的几周内达到峰值;以Omicron为主的峰值(每 10万名儿童中有2.8个),是Delta为主的峰值(每10万名儿童中有 1.2个)的2.3倍。
Omicron优势期间(截至2022年1月25日的2周期间,每10万名儿童中有 1.2个)的ICU最高入院率,是Delta优势期间(截至2021年10月2日的2周期间,每10万名儿童中有0.7个)的1.7倍。
对于老人、儿童该不该打疫苗,陈文茜直言,目前证实只有两剂mRNA疫苗对Omicron有防护力,但仍然有38%逃脱性,必须带着口罩,比过去小心,因为它是原始病毒株3.5倍传播率,而且可以透过空气传播,不是飞沫传播。
陈文茜并指出,亚洲此波疫情在于许多老人只打一剂或是没有打疫苗,不只重症,如香港医疗瘫痪,最后连火葬场、棺材店都瘫痪,需要从广东进口棺材。感染Omicron者如果打了2-3剂mRNA疫苗会是轻症,许多未接种mRNA的病患,尤其老人、小孩皆可能转为重症、甚至死亡。
陈文茜强调,不要以讹传讹Omicron只是轻症,这是很错误及对他人生命危险的语言。儿童住院且转为重症,是此次Omicron变种病毒的特徵。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