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报导指出,台湾肾臟病人口为「全球最高」,近10万洗肾人数也是世界第一 。肾臟肩负排泄废物、分泌荷尔蒙、维持体内电解质与调节血压等重大功能,若轻忽相关疾病所造成的危险,后果恐不堪设想。《美国肾臟病期刊》(AJKD)刊载研究即指出,患有肾臟疾病者的「罹癌」风险更高,其中更以「3种癌症」的发生率最为显着。
●慢性肾臟病增加罹癌风险? 研究称这「3种癌症」最常见
来自加拿大的研究团队,透过估计安大略省约2900万名居民的「肾丝球过滤率」(eGFR)数据追踪其肾臟健康状况。正常的肾小球过滤率为120 ml/min/1.73㎡,而受试者进一步以肾小球过滤率细分为5组:60以上、45-59、30-44、15-29,以及小于15 ml/min/1.73㎡。
结果显示,肾丝球过滤率指数为第2、3、4组的受试者(即为轻度至中重度肾臟病患者),日后罹患癌症的机率、以及癌症死亡率显着增加。另外,此前接受过肾移植手术者,同样可能有更高的罹癌风险。研究指出,「膀胱癌」、「肾癌」与「多发性骨髓瘤」,是受试者中较常见的3种癌症之一。
研究统计指出,在近2900万名受试者随访的纪录中,有325,895例癌症诊断,发病率约介于10.8%至15.3%之间。结果显示,患有慢性肾臟病背景的受试者,确诊癌症的风险比健康正常人更高,但在晚期癌症中则无显着关联性。
●「三高」是慢性肾臟病元凶? 8守则确保「肾利」方程式
慢性肾臟病与常见的「三高」疾病有关,其中又以「高血压」影响更甚。卫福部国健署曾分析19岁以上国人肾臟病盛行率,发现有高血压问题者是无高血压者的3.8倍、高血糖与高血脂则分别高出2.6倍与4.6倍,显示三高疾病可能使慢性肾臟病风险倍增。
血糖、血压与血脂的良好控制,为预防和治疗早期慢性肾臟病变之根本。为此,国健署也进一步提出「8大黄金守则」,分别是三高控制、健康饮食、规律运动、体重控制、避免服用不当药物、多喝水,不抽菸与定期检查肾功能,提醒民眾及早重视肾臟健康,并对相关症状需有所警觉。
国健署也呼吁,若本身患有慢性肾臟病,应积极配合医疗团队,并採取「药物、饮食、运动」三管齐下的正规治疗,将血糖、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总的来说,重视自身的健康状况,并积极预防肾臟疾病的发生,是避免洗肾治疗的最佳解答。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