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 疫情肆虐,不少慢性病患担心无法如期到医院筛检,因而延误病情。国立中山大学医学科技研究所教授杨闳蔚团队,与高雄长庚纪念医院儿童肾臟科医师田佑霖团队,在跨院校合作计画的支持下,开发出一款无血式、无痛式慢性肾臟病快筛试剂,只要15至20分钟即可知道结果,不仅可避免病情延误,还可避免群聚,降低染疫风险。
中山大学与高雄长庚合组的研发团队指出,人的肠道微生物会将我们吃的红肉等食物生成三甲胺,并被肝臟转化成氧化三甲胺,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在诊断慢性肾臟病人时,氧化三甲胺更被认为是参与高血压产生的尿毒素之一。然而,近几年來大量的研究文献指出,更快速、更灵敏的检测方式是检测体内的胱蛋白C,來侦测早期慢性肾臟疾病,且不受肾小管再吸收的干扰,也不会因为年龄、性别、体重和肌肉比重有所差异。因此,胱蛋白C的检测和相对定量对于慢性肾臟病和高血压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具重要意义。
中山大学医科所教授杨闳蔚强调,这款快筛是以微针贴片抽取皮下组织液,并结合侧向流试片(即验孕棒式试片)进行无血式、无痛式的快筛,「只要直接将抽完组织液的微针压在试片上,再滴入缓衝液,约 15 至 20 分钟即可判读皮下组织液中的胱蛋白C相对浓度,及早警示患者。」
「在疫情期间,患者若能在家中自行监控慢性肾臟病,将能避免病情延误与群聚,并大量减轻医院负担。」杨闳蔚教授表示,这项快筛技术已在动物试验上得到良好成效,无论在准确度、灵敏度、专一度皆可媲美于临床的酵素免疫分析方法,研发成果已获国际顶尖期刊 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刊登,目前跨校团队正进行人体试验规画,未来可望应用于慢性肾臟病的居家定期监控。(记者 赖奕熏报导)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