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两年在全球晶片荒背景下,各家晶片制造商的产能都接近满载,对于今年的景气也持续释出乐观讯息,然而费城半导体指数却从去年底创下的歷史新高点重挫超过28%,对此,有专家认为,主要是市场担心晶片业重演2018年供应过剩的惨状,对于后市的评估较为保守。
MarketWatch报导,费城半导体指数在去年12月27日收盘创下4039.51点新高,但周三收盘已摔至2894.91点,回檔超过28%,且辉达及超微(AMD)今年以来已出现40%左右的跌幅。
报导指出,照理说晶片商如果出现巨量卖压,应该是低接进场的好机会,但现在许多华尔街分析师却对半导体股持谨慎态度,研究机构Evercore ISI分析师C.J. Muse表示,买家等候晶片业改口预测未来将供过于求,导致产业的展望相当混沌,股价剧烈震盪也因此成为常态,这种状况会延续到业界确定会软着陆还是硬着陆才有可能改变。
金融机构Raymond James分析师Chris Caso则担心2018年晶片供应过剩恶梦可能重演,最大的担忧是供给吃紧和交货时间漫长,会打乱市场的需求,万一需求出现改变,半导体供应链会很难调整产能计画。
此外,Chris Caso点出,当晶片产业进入周期性低潮时,会看到三大条件同时发生,包括库存、产能过剩及客户需求放缓,而现在已经存在库存满载的条件。
分析师Christopher Danley则警告个人电脑需求降温将对晶片业造成衝击,「相信PC可能会在今年下半出现疲软,且由于PC占半导体需求的3成,这是晶片业的利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