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筛实名制上路后,再度掀起民眾排队抢购潮,重演前年「口罩之乱」。药师、医师均认为,现在最大的问题是量不足,销售通路也太少,造成民眾不管有没有需要,「囤一些在家里也好」。医师呼吁,快筛资源珍贵,不是鼻塞、流鼻水、打喷嚏就要筛,指标症状应为「咳嗽」。
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首波释出1000万剂快筛,採健保卡实名制、单双号分流,每盒5剂500元。开卖后供不应求,到处都看得到大排长龙买快筛的民眾。
指挥中心预估,实名制第二轮最快5月15日接力,不过这样的销售方式已引起民怨,连蔡英文总统都忍不住要求指挥中心想想办法;有快筛货源的民间通路陆续投入贩售,包括全联、美联社等,虽然价格稍高,至少解决买不到的问题。
不过很多人买了快筛试剂,要嘛用不到、要嘛不会用。许多排队者都是社区老面孔,「加减买求心安」。台大儿医院长、感染科医师黄立民表示,Omicron症状跟感冒很像,台湾过敏人又多,不是鼻塞、流鼻水、打喷嚏就要筛,指标症状应该是「有咳嗽」,加上明确接触史,使用快筛效益最大;也不必天天筛,2到3天一次就好。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