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国家迈向净零转型目标,行政院提出《温室气体减量及管理法》修正草案,立法委员廖国栋、郑天财、孔文吉及伍丽华召开记者会直言,执政党的修正草案,但法案内容是以企业与财团为主作量身定做的修正,却未提及所称「公正转型」以及原住民权益,认为这些群体的权益没有法律做明文化的保障,将被迫牺牲。
廖国栋指出,我国虽称将与国际接轨,但是在《温室气体减量及管理法》却无参酌国外维护原住民权益的相关法例,法案内容乃是以企业与财团为主作量身定做的修正,对于所称原住民权益却鲜少着墨,相当担心原住民族权益若没有法律做明文规定,将被迫牺牲。因此将会在这次法案审查中,好好为原住民族权益把关。
郑天财表示,在国外的立法上,有许多尊重原住民族并创造共荣的范例,例如加拿大政府愿意展现诚意,与海岸第一民族签署大气利益共享协议,让当地民族取得一定额度的碳补偿。惟在目前行政院版本的修法草案中,只字未提与原住民族的谘商同意、分享利益或回馈机制,显见根本没有与原住民族社会沟通过。
孔文吉指出,原住民族地区是全国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地区,长期以来原住民族也是以环境保护为己任,一直以也是与自然环境存在着相依相偎的关系,但政府不应该将原住民族的美意当作理所当然,并对于原住民族跟民间企业间採双重标准。一方面鼓励企业减碳并有优惠奖励措施,但另一方面对于长期维护森林环境的原住民族权益置若枉然,这对于原住民族是一种莫大的伤害。
伍丽华认为,无论是法案制定过程中或者条文中有关公民参与的部分,应谘商当地原住民族意见,才能够完善整体法案的建构,并做好与原住民族各族间的互相理解与认同,并提醒各机关切勿忘记原住民族在这部《温室气体减量及管理法》的重要性。
阿美族守护联盟直言,政府国际上都会宣传,原住民拥有传统山林智慧,可以帮助气候变迁环境变迁的生存能力,但在气候变迁因应法中,却完全没有提到原住民族,没有任何参与的地位,难道把我们当作工具人吗?难道原住民是工具,只要我们智慧跟能力,但根本不在乎我们是谁,竟不承认我们的自然主权。
四位立委共同呼吁,原住民族是先于国家之存在,也因为原住民族运用其传统智慧维护森林,才会有目前有效降低温室气体的环境存在。政府不应漠视原住民族在环境维护上努力,应大方鼓励并与原住民族共享自然资源管理之利益。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