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观察者网报导,5月10日晚间,中国东航公告,拟募资150亿元(人民币,下同)用于引进38架飞机等事项,其中包括陆制国产大飞机C919、支线客机ARJ21-700共计28架,其余为空客和波音飞机。C919的目录单价也首度曝光,为6.53亿元。
公告中,中国东航还披露了C919等机型的目录单价。观察者网计算发现,儘管本次引进的C919和ARJ21在数量上超过引进总数的70%,但28架陆制国产飞机的订单金额仅占总额的30%。
受此利多消息激励,A股大飞机概念股股价纷纷上涨。5月11日,大飞机板块整体涨幅一度接近3%,收盘回落至0.47%;个股方面,博云新材、通达股份双双以涨停收盘,广联航空、楚江新材也以不同幅度收涨。三大航司中,中国东航收涨1.30%,中国国航收涨4.09%;南方航空收涨4.28%。
★C919目录单价曝光
公告显示,中国东航准备引入38架飞机,包括4架C919、24架ARJ21-700、6架A350-900及4架B787-9,这些飞机的投资总额共计289.24亿元,该公司准备把定增募资的105亿元用于飞机引进,不足部分将利用其他管道筹集。本次引进的38架飞机预计于2022年-2024年交付。
从数量上来看,陆制国产飞机是中国东航本次引进的重点,数量占到总数的74%。其中,C919是中国首款按照最新国际适航标准研制的干线民用飞机,座级为158至168座,对标波音B737和空客A320,飞机航程可达约4000公里;而ARJ21-700飞机是中国自行研制的中短程新型涡扇支线客机,飞机航程可达3127公里。
但从单价和总额上看,空客和波音飞机仍是订单的重头,陆制国产飞机仅占订单金额的30%。
公告披露,中国商飞生产的C919单价为6.53亿元,ARJ21-700单价为2.51亿元。而空客公司生产的A350-900单价为20.95亿元,波音公司生产的B787-9单价为19.31亿元,两种型号飞机的航程都在7000海浬(约合1.3万公里)以上,机舱座位数量也都明显高于C919。公告同时提到,实际合同价格经订约各方按公平原则磋商后敲定,低于产品目录所载的价格。
东航引进新飞机之际,大陆国内民航业正遭疫情重击。2021年财报显示,中国东航全年净亏损122.14亿元,比2020年增加亏损3.79亿元;中国国航亏损166.42亿元,2020年同期亏损144.09亿元;南方航空净亏损121.03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08.42亿元。过去2年,三大航司两年累计亏损约780亿元。
进入2022年,疫情反覆让民航业形势依然严峻。第一季,8家上市航司和2家非上市发债航司无一盈利,累计净亏损297.48亿元(有重复部分,例如国航、南航亏损包含子公司),亏损同比扩大49.53%。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中国民航执行客运航班量1.75万班次,日均航班量为3501班次,仅为去年同期的25.4%。
★民航业不景气、航司持续巨额亏损,东航为何还要引进飞机?
中国东航在公告中表示,儘管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局面,但民航业发展前景依然广阔。根据《「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画》,民航「十四五」发展分为两个阶段把握:2021-2022 年是恢復期和积蓄期,加快重大项目实施,抓紧推进改革;2023-2025年是增长期和释放期,重点要扩大大陆国内市场、恢復国际市场。该公司拟进一步通过合理扩充机队规模提升航空载运能力,扩容主要航线运输量,增加航线收入。
「基于本公司机队近三年运营数据,经模拟测算,在引进38架飞机后,每个完整年度将为公司合计增加营业收入约39.66亿元。」中国东航在公告中称。
除引进飞机外,东航本次定增资金还将用于缓解偿债压力。公告显示,2019年-2022年一季度末,中国东航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5.12%、79.85%、80.84%及83.56%,呈持续上升趋势。该公司拟将本次45亿元募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以改善资本结构,降低资产负债率,缓解因资金需求而实施债务融资的压力。
作为大陆国有三大航司之一,响应国家的国产大飞机战略也是东航的责任。2022年1月,大陆国务院发布《「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画》,指出中国将重点推动C919大型客机示范运营和ARJ21支线客机系列化发展。
2020年,东航下属一二三航空开始运营国产ARJ21飞机;2021年,东航与中国商飞正式签署首批5架C919大型客机购机合同,将成为全球首家运营C919大型客机的航空公司。
★「坚持把大飞机搞上去」
东航为为引进飞机融资的同时,C919的交付工作也正在推进。
近日航空圈内传播的视频显示,5月8日,中国商飞第7架国产C919大型客机在上海浦东机场第五跑道进行低、中速滑行试验,完成飞机燃油、液压系统和剎车功能检查等。行业自媒体「航旅圈」发文称,这架飞机将是首架交付给启动用户东航的C919飞机。如果一切顺利,东航首架C919飞机计画在本月进行首次试飞。
中国商飞官网披露,自2017年5月首架C919试飞飞机在上海浦东成功首飞以来,5年内先后共有6架C919试飞飞机投入取证试飞工作,分别在陕西阎良、江西南昌、山东东营、内蒙古锡林浩特、新疆吐鲁番、甘肃敦煌等地完成一系列等重要试飞验证科目。
2021年12月,中国民航局航空器适航审定司司长杨桢梅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C919试飞共规划表明符合性飞行试验工作3273个试验点,审定试飞科目276项,经过努力,已完成1694个试验点和34项审定试飞科目,尚有自然结冰等大量试飞工作需要完成。
C919试飞验证之际,美国政府企图以出口管制阻碍国产大飞机的发展。2020年12月,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将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下称:上飞)等58家中国实体列入首份「军事终端用户(Military End User,MEU)」清单,要求美国供应商在向清单用户出口特定产品时申请出口许可证。上飞是中国商飞旗下的总装制造厂,负责C919、ARJ21等机型的总装制造。
供应链方面,财新网曾在今年2月报导称,当前C919採用的惟一一款发动机是CFM公司生产的LEAP 1C,航电机载设备供应商则包括霍尼韦尔、伊顿集团等美国航空巨头,CFM是美国通用电气和法国赛峰集团的合资公司。上述设备若被美国出口限制令卡住,将给C919未来的量产交付造成巨大影响。
但陆制国产发动机也并非毫无准备。长城证券曾在2019年12月的研报中称,中国航发专门为C919量身定做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CJ1000A,推力在12-15吨级。目前CJ1000A已完成验证机全部设计工作,正在开展零部件试制和试验工作,预计于2025年服役。
「2022年,大飞机项目将由研制阶段逐步转入产业化阶段。」今年2月7月,中国商飞董事长贺东风在干部大会上表示,当前任务迭加、矛盾交织、形势紧迫,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把大飞机搞上去,要保持战略定力,用战略上的坚定性应对环境的不确定性。
中国商飞官网显示,C919目前已获得28家客户的815架订单。
在具体交付时点上,中国商飞副总经理、总会计师吴永良在2022年上海两会期间透露,国产C919项目目前仍处于适航取证阶段,预计将于2022年完成交付,具体的交付将等到取证完成后才具备条件。中国东航也在今年3月底发布的年报中称,计画在2022年-2023年完成5架C919飞机的引进。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