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东陈文省(右)响应政策,在船上加装卫星WiFi,捍卫外籍移工的海上劳动人权,获移民署颁奖鼓励。(谢佳潾摄)
船东陈文省(右)响应政策,在船上加装卫星WiFi,捍卫外籍移工的海上劳动人权,获移民署颁奖鼓励。(谢佳潾摄)

渔业署提倡人权政策,要求渔船业者提高渔工基本薪资、在船上加装卫星WiFi,但渔民怒诉不合理,直批政府不懂民间疾苦,疫情间出港捕鱼已是难事,如今要求一堆却一毛钱也不补助,根本是将人权无限上纲、对渔民落井下石。

「乱来!」洪姓渔民指出,渔业署为讨好人权组织,今年订下许多不合理的规定,外籍渔工月薪从450美金调至550美金,出海时间不得超过10个月,他怒道,难道政府不知道,疫情间外籍渔工无法引进,渔船连要出港都成问题吗?

他说,除了硬性规定外,渔业署还要求船东最好在船上加装卫星WiFi,保障外籍渔工的海上劳动人权,他无奈道,那谁能保障渔民的权利?他说,从薪资调涨到装WiFi,每个政策都要钱,但政府只推动不补助,对渔民来说很不公平。

对此,台湾鲔延绳钓协会秘书长何世杰也站出来为渔民发声,他说,全世界只有台湾给境外雇用的渔工基本薪资,在这方面实在未亏待外籍渔工,且以往只要渔工表现良好,船主给的月薪都高过550美金,再者,渔业署为提倡人权,要求渔船空间加大、设备增多,而这些都需要钱,政府不应高举人权旗帜、但把责任丢给渔民扛。

他还说,船体吨数若因空间、设备改变超过100公吨,渔民不仅要花1400至1500万买大船船牌,还会因破百公吨的渔船要销渔获到日本,需加入日本民间组织OPRT,而政府无法从中协调加入,导致渔获无法销日,目前就有26艘渔船因此遇上贸易问题。他强调,渔民目前遇到人权、减船、疫情、贸易等4大困境,渔业署应帮渔民解决问题,而非增加烦恼。

「不要一竿子打翻一船人。」船东陈文省虽响应人权政策,已在2艘船加装卫星WiFi,但他也向政府喊话道,装WiFi的硬体设备要价破百万,每年还要给付7、80万的通讯费,这对渔民来说是很重的负担,政府不该因个案问题,把所有渔民都列为坏人,适时帮助渔民才能有助政策推动。

对于渔民怨声四起,渔业署远洋组组长林顶荣表示,关于补贴事宜,渔业署正在研拟中,之后将推出津贴或增加捕捞配给量等补助措施,减低渔民的成本压力。

#渔民 #渔业署 #人权 #WiFi #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