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总裁杨金龙近日抛出打炒房震撼弹,他认为选择性信用管制仍有精进调整的空间,可能方向包含缩短长年期房贷年期、限制特定地区自然人第二户房贷成数,甚至不排除降低全台房市热区贷款成数。对此,民进党立委邱志伟表示,央行明显犯下「两错」:错误政策方向、错杀无辜买房族,从「打炒房」变成「打房」,从鼓励年轻人「买房」到迫使年轻人「租房」,呼吁央行务必考量周全、审慎为之。
今年3月央行理事会召开前,邱志伟就呼吁央行对于特定区域的「第二户限贷令」,务必谨慎为之,若贸然实施,不仅将打击到有自住需求的换屋族群,更可能降低有「南漂」意愿的年轻人,打歪区域均衡发展。
邱志伟指出,政府先前几波打炒房措施,效果非常明显,房市热度已明显降温,且推升房价上涨的因素很多,缺工缺料、经济表现佳、投资力道强等,都会带动房价走高,尤其涨幅高也受基期影响,如何公平定义「房市热区」不仅为一大难题,更会引来诸多民怨。
邱志伟举例,近年房市市况以中南部较热络,高雄房价涨幅达双位数的地区多因台积电入驻及桥科发展所带动,不能说房价上涨、房价涨幅攀高就是炒房的结果。
针对央行可能祭出第五波不动产信用管制,邱志伟分析三项央行可能动用的政策工具,首先,限缩30年以上长年期房贷年限从未实施过,政策设计、相关配套及实施效果都无前例可参照,除了政策实施成本高,后续成效都还是未知数。
另外,需要贷款长年期房贷的族群多为年轻购屋族群,因刚出社会初期收入有限,又因未来规划而有定月储蓄规划,若进一步限缩贷款年期,不仅年轻人增加每月负担,更会打破年轻首购族的购屋梦,甚至影响其成家、生子的意愿。
邱志伟更提到,特定区域的「第二户限贷令」,甚至扩及全台的「房市热区贷款成数」,虽然先前曾于台北市及新北市10个特定地区,给予第二户以上房贷成数最高7成的限制,后续更扩大至新北市4区及桃园县4区,给予最高成数6成的限制,限贷令会直接衝击有刚性需求的换屋族,在资金紧缩的大环境下,要背负「升息加限贷」的双重负担,会让买房变成奢望。
邱志伟呼吁杨金龙,不动产信用管制是一道双面刃,可能打趴部分投机客,但却打伤了一篮子的自住客,央行应审慎权衡利弊、体恤民心,切勿一竿子打翻一船人,让没有炒房的人也变成冤大头。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