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童因「身高不足」或「生长迟缓」就诊「儿童内分泌科」,医师评估有「生长激素不足症」之疑虑时,会安排小朋友做「生长激素刺激测验」。

究竟这是什么样的检查呢?什么时候需要做这个检查?如何执行?这样的检查安全吗? 以下由林口长庚医院儿童内分泌科邱巧凡医师,针对以上家长常见问题做完整说明。

●生长激素刺激测验-什么时候要做?

1. 「长的矮」而且「长的慢」!

(1)长的矮: 身高落在该性别年龄「第三百分位」以下。

(2)长的慢: 「一年长不到四公分」,或身高曲线往下掉两大条百分位曲线。

2. 初步检查显示: 骨龄明显落后,血液检验IGF-1与IGFBP-3浓度不足。

3. 伴随其他生长激素不足可能合併的特徵(如前额凸出、颧骨发育不良、鼻梁塌陷、低血糖、阴茎短小、尿道下裂,或合併其他贺尔蒙异常等。)

(图/照护线上提供)
(图/照护线上提供)

当以上情形发生,医师认为孩子有「生长激素缺乏症」的可能,将进一步安排「生长激素刺激测验」。

●生长激素刺激测验是什么?

邱巧凡医师指出,平常生长激素的分泌呈现「脉衝式分泌」,因此无法从随机、单一次的血液检测直接反映个体生长激素分泌的能力。生长激素刺激测验是藉由药物的刺激,营造出生长激素必须要分泌的情境,藉此情境来了解分泌的功能是否正常。

目前在台湾可用来做为生长激素刺激测验的药物包含:胰岛素、clonidine、L-Dopa、Arginine 及 Glucagon。

(图/照护线上提供)
(图/照护线上提供)

●生长激素刺激测验-怎么做?

1. 检查前的准备

(1)自检查当天凌晨零时起「禁食」任何食物

(2)填写「检查同意书」

2. 生长激素刺激测验检查流程

(1)于早上7~9点,帮受检儿童建立静脉留置针(通常选择上肢静脉),并执行第一次的抽血,随后给予受检儿童检查用之「口服药物」或「静脉注射药物」。

(2)之后约每隔15至30分钟执行一次抽血,检测生长激素浓度。(不同之检测药物,其抽血频率与时间略有不同)

(3)一次的「生长激素刺激测验」检查流程约2~3个小时完成,最后一次抽血完毕后,若身体无不适,便可移除静脉留置针头,完成检查。并给孩童进食一顿大餐。

(图/照护线上提供)
(图/照护线上提供)

●生长激素刺激测验-安全吗?

邱巧凡医师说,生长激素刺激测验执行过程,有可能发生以下状况,须特别留意,因此在林口长庚医院本检查需住院执行,在专业医疗团队照护下执行此测验。

1. 晕针: 由于需透过口服或静脉注射药物刺激生长激素分泌,加上得抽血数次,因此在儿童、青少年族群有可能因为心理压力与恐惧感,在测验过程中出现眩晕与噁心等晕针症状。通常只要休息一段时间即可恢復,也不会因此产生后遗症。

2. 测验药物的作用: 检查期间所服用或注射的药物,会造成血糖偏低、血压偏低,可能出现口乾、头痛、冒冷汗、脸色苍白、嗜睡、疲倦、头晕、噁心、呕吐等症状。一般只要适度休息,并于检查后进食即可逐渐恢復。少数有特殊病史的孩童(如癫痫、脑瘤等)可能在此过程出现抽搐发作等状况。

●生长激素刺激测验-检查注意事项

1. 自检查当天凌晨零时起,至检查流程完毕,期间禁止饮食,否则会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2. 抽血期间如出现头晕、噁心、脸色苍白、抽搐、意识不清等情况,请立即告知医护团队。

3. 检查期间应坐在椅子上或卧床休息,儘量不要起身走动。

●生长激素刺激测验-检查结果

检查结果医师将针对患童本身状况与两项不同药物刺激后的生长激素分泌能力进行判读,若判断为「生长激素缺乏症」,将进一步安排「脑部核磁共振检查」以厘清生长激素缺乏的可能原因,并衡量「生长激素治疗」的适当性与时机,与家长进行说明与讨论。

文章来源:本文由《照护线上》授权报导,未经同意禁止转载,点此查看原始文章
#照护线上 #生长激素 #生长曲线 #儿童发育 #身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