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郑永年17日接受大陆《环球时报》专访指出,美国现在的对中政策,都是在恐慌状态下制定的,要用理性的态度去看这样一个非理性情绪下的决定。美国民主党处理贸易问题比共和党更具意识形态色彩,拜登政府希望中美系统性脱鉤,把中美关系简单地用意识形态定义为「美国民主VS中国专制」,是把贸易武器化、政治化。若只从意识形态看问题,就会出现集体恐慌,对一国有集体恐惧感,决策绝对不会有任何理性。拜登政府在台湾和构建「亚洲小北约」问题上得寸进尺,这种不理性也带动了美国盟友的集体不理性。
郑永年表示,集体恐慌不仅仅是指美国的菁英层,而是整个大眾层。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对中国持有不良看法的美国人占所有人口80%以上。这是政客和所谓「公共知识分子」互动的结果。整个美国在中国问题上已经政治化。美国现在能有几个人批评政府的中国政策?如果有人站出来,就会变成公敌。这是民主制度的演变,以前叫「民主」,现在叫「民粹」。再也没有可能出现一个季辛吉了。
郑永年认为,现在要改善中美关系,从美国内政(现实角度)来说,没有任何条件。但今天的中美关系不是美国单方面定义的,中国要有自信去定义。如果美国对中国有集体恐惧感,中国对美国也是如此的话,这个世界就麻烦了。中国很难要求美国去做什么,但可以坚持理性。互相有群体恐惧感的话,就会产生宗教式对立情绪。拜登政府要建立基于价值观的集团等,那么中国更要开放,不要把意识形态战争上升为中美之间的「宗教战争」。中国要有战略忍耐。
中国制定美国政策不能从情绪出发,要考虑到美国政治以及社会内部发生了什么,否则就会被美国牵着鼻子走。美国简单地把中美关系定义为竞争关系,中国就应该不同意(这一看法),因为两国还要在多领域合作。
郑永年强调,美国政坛和社会对中国有集体恐慌,不会有任何理性政策,没有任何底线。今天如果还有人幻想有个底线的话,就要犯大错误。西方老话:「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这表现在美国的对台政策上。美国在台湾问题上没有底线。中国即使给美国画了红线,也会视而不见,除非中国给它建一堵南墙,它撞到了就可以。所以在台湾问题上,一定要有足够的准备。
没有人相信美国会「保卫」台湾。美国和北约在保卫乌克兰吗?乌克兰只是它们搞垮俄罗斯的一枚「棋子」。现在的俄乌军事衝突不是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衝突,是北约跟俄罗斯的衝突。台湾也是一样。美国「冷战派」「反中派」的计画就是牺牲台湾,以中断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只有那些不负责任的台湾政客为给自己壮胆,才相信美国会「保卫」台湾。
如何解决台湾问题?美国在引诱中国用军事手段来解决台湾问题,就像美国需要一场俄乌衝突来削弱俄罗斯一样。对此必须保持高度清醒。
郑永年指出,美国显然想要建立一个「亚洲小北约」,通过双边同盟、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四方安全对话」和「五眼联盟」等针对中国。现在要看亚洲国家怎么选。亚洲国家应看清楚,如果「亚洲小北约」真的建立了,亚洲将永无寧日。亚洲国家构建一个亚洲命运共同体非常重要。
郑永年强调,美国搞「脱鉤」也好,「卡脖子」也好,都会降低中美相互依赖的程度,但全球化并不能被阻挡。只要美西方还是资本主义,中国是开放的,全球化就不会中断。所以最近他提出,中国要二次「入世」。中国去年已经提出要申请加入《跨太平洋全面进步伙伴协定》(CPTPP)。当美国对中国实行排除性政策时,中国也要对美国实行包容性政策。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要更加开放,推动全球化。这不仅有利于中国自身,也有利于世界。
郑永年表示,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将公布一项应对中国崛起的国家安全战略。不会有任何新意。美国现在的对中政策都是在恐慌状态下制定的,要用理性的态度去看这样一个非理性情绪下的决定。美国可能会再次强调印太。但在这次俄乌衝突中,印度没有完全支持美国。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利益。美国对中国的恐惧导致它要给自己壮胆,要显得好像各国都和它站在一起一样,其实不是这样的。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