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部工业局局长吕正华指出,全球净零碳排的趋势下,台湾企业将面临转型挑战,企业应将数位科技结合ESG管理原则,加速永续转型,提升产业韧性。工业局鼓励大型企业在永续升级的进程中,借助AIoT、大数据分析和5G等技术,从供应链抑或企业商业模式中重新挖掘能资源的应用价值,促进新兴技术与跨界交流,「以大带小」,刺激创新聚落和生态系统发展,带动各产业链中小企业永续发展及数位永续商机。

吕正华进一步表示,永续经营是长期课题,攸关台湾的国际竞争力,科技工具可成为永续发展的关键助力。工业局已针对企业推出减碳辅导机制,串联供应链、建立示范案例,提供数位工具如碳盘查计算器,以协助中小企业提升碳管理能力,进而逐步拉升全臺企业的「去碳硬实力」,期盼透过官产学研跨领域合作,全员齐力,共同迈向2050净零碳目标。

勤业眾信风险管理谘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吴佳翰表示,国际净零碳排的发展趋势有迹可循,从国际上各类倡议四起、投资人关注,到国家发展委员会于今年三月正式公布台湾「2050净零排放路径」,皆可发现永续已变成大型企业要件。

对企业而言,除了精进内部本身碳管理制度,强化供应链碳管理与提高韧性更是充满挑战,然而,根据UN Global Compact统计,范畴三碳排放量约占全球企业整体排放量的70%,故供应链碳管理实为企业达成净零排放的必经之路。面对国际市场以及台湾低碳新局势,企业势必得提前因应,并在法规强度提高前及早布局,积极开发低碳新技术或产品,推动永续转型方案。

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全球行销长暨台湾区总裁曹世纶表示,为了对抗气候变迁的危机,撑起全球数位及汽车产业半壁江山的台湾半导体产业,积极地在各范畴进行减碳措施,包括关键核心技术的生产过程,并将环境永续纳入採购决策中,藉此敦促供应商完善管理其耗能,并加入绿色能源的浪潮。这样的决心与行动,使得眾多知名的SEMI会员企业纷纷入选道琼永续指数(DJSI),包括台积电、日月光、联电以及稳懋半导体等,皆以实际行动展现ESG能力与价值。

勤业眾信风险管理谘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介文提出,台湾近年也受到气候危机影响,导致半导体、电动车以及电子代工等精密制造业工厂,甚至导致缺工停摆,可见气候变迁等不确定性的外部因素影响着整条产业链,企业是否有效鑑别供应链上的ESG风险并提前因应管理,将直接衝击企业自身营运绩效。

李介文进一步表示,于供应商管理过程中导入数位化工具,不仅能协助企业更有效、及时掌握供应商资讯,更能透过AIoT、大数据分析等新兴科技的技术支援帮助企业面对风险时掌握先机,作为企业订定供应链管理政策与循环式管理的升级引擎。

友达宇沛永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孝忠表示,「供应链脱碳」是企业达成净零排放目标的重要关键。台湾一向以出口导向为主,面对国际的减碳趋势,透过中心厂对供应链碳管理上的积极作为,从搜集供应链的碳排数据,设定供应链减碳目标并进行沟通、到持续监控供应链的减碳成效与落实管理,以推动整条产业链的低碳转型来达成企业本身净零碳的目标,提高企业的营运韧性与竞争力。

南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志祥表示,南亚科技身为全球第四大供应商,除了对客户持续提供更低碳的绿色产品及ESG永续的承诺,同时亦积极提升永续供应链系统韧性,与永续伙伴共享共创低碳的价值链。具体作法如每年进行供应商100%覆盖率的高风险鑑别、稽核及辅导改善、透过永续供应链论坛与优良供应商表扬大会,沟通深化永续意识,藉由推动LCA盘点、ISO50001能源管理及再生能源使用等专案,充份展现正向影响力的决心与实践。

勤业眾信风险管理谘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陆孝立表示,在辅导企业客户推行永续供应链管理专案时,企业普遍于实务上会遇到的三大痛点:缺乏涵盖制度到行动须具备的长远策略规画与相应行动方针、供应商对于永续议题的认知程度具落差难管理、缺乏有效的沟通议合模式。

为解决上述问题,陆孝立建议,企业应先根据自身营运范畴与能运用之资源多寡,制定适宜的永续管理策略,并将该策略与採购活动挂勾,发挥企业对于供应商的影响力。接着,企业应确实向供应商布达管理方针与稽核标准,持续实施循环式供应商尽职调查,确保供应商的落实进度与改善状况。

此外,供应链透明度也扮演重要角色,更高的透明度有助于掌握各供应商的资讯,作为针对不同型态供应商提供差异化管理办法的依据,例如:对于成熟度相对不高供应商,进行永续知识教育训练,协助其建立永续意识。最后,企业应建立永续策略与绩效指标之间的连结,持续透过数位手段等有效的工具与供应商保持密切互动,提升供应商的议合程度。唯有建立完善永续管理制度、辅以适当的绩效指标,并确保供应链上资讯双向的透明度,企业方能稳健地带领供应商一同迈向永续。

#台积电 #全球 #系统 #互动 #联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