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严峻,民眾除了自我防护,公共场所的环境清消也受到重视。高雄市立大同医院透过仪器检测发现,公厕中的水龙头、擦手纸架旋钮、门把、坐式马桶坐垫、洗手乳压把菌落数最高,「定时清消」就能大幅降低感染率。
公厕是医院中、民眾最常接触使用的公共设施,高雄市立大同医院透过ATP冷光反应检测法(adenosine triphosphate)侦测民眾使用公厕、最常接触的环境表面点菌落数,发现在清消前,水龙头、擦手纸架旋钮、公厕门把、坐式马桶坐垫及洗手乳压把菌落数最高(≥500RUL),这些物件表面在定时清消后,菌落数均可降至200 RUL以内。
大同医院职业安全卫生室主任沈骏纬表示,为提供安全环境,医院门诊公厕清消频率提高为每小时1次并加强通风,全面设置感应式水龙头、抽取式卷筒卫生纸等免接触设计以降低了交叉感染风险。此外,提供公厕马桶坐垫消毒液,让民眾在如厕前可以先利用消毒液将马桶座圈清洁,确保如厕安全。
大同医院感染管制室主任陈惇杰提醒,上厕所也要遵守防疫准则,包括上公厕全程戴好口罩,保持安全距离等候,避免直接碰触门把、冲水按钮等厕所内的高污染表面,冲水前先盖上马桶减少气溶胶逸散,如厕后勤洗手,也要把手擦乾后,建议最好再使用酒精消毒双手,不碰眼口鼻。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