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公布新增确诊8.5万多人,49人死亡,死亡率万分之5.7,远高于万分之3.1的全球平均值。防疫学会理事长王任贤指出,在5月疫情爆发前,因为台湾确诊母数很少,死亡率很低,但自5月13日单日确诊破6.5万后,台湾的死亡率就逼近万分之6,几乎是全球平均值的2倍,问题就出在行政没效率。

世卫组织5月5日公布,在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的两年间,有1490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于新冠,称为「超额死亡」;间接死亡是因为大流行导致卫生系统不堪重负,人们无法获得相应的预防和治疗。

在台湾,由于疫情猛爆、医疗收治不足,也出现「超额死亡」,但指挥中心不承认。

台大公卫学院教授陈秀熙指出,台湾4月28日至5月15日期间,70岁以上通报死亡为万分之52,已高于万分之23.9的背景值,出现超额死亡,其一原因在于医疗能量的紧缩。不过,指挥官陈时中19日回应,长者死亡率比背景值要高是一定的,不然这个疾病就没威胁性了。

收治能量不足,不少人怪罪专责病床和抗病毒药物不足,但王任贤认为,问题不在病床和药物不够,而是行政程序的推拖所致。

以收治过慢而死亡的基隆二岁童为例,王任贤认为基隆卫生局找错人,正确的程序应该是找卫福部传染病防治医疗网台北区指挥官张上淳,他依《传染病防治法》就有权调动专责病房(床),但指挥中心事后却说应该找紧急医疗网(EUC),但这个医疗网只是协调一般加护病房(床),并不是新冠专责病房,而且缺少法源,负责人只能协调但无权调动。

指挥中心已经要求500床以上的医院必须空出30%的新冠专责病房,王任贤认为,已经足够了。

至于抗病毒药物,目前指挥中心已经採购72万剂辉瑞口服药Paxlovid,这还不包括其他药物;王任贤粗算一下,以Omicron万分之3的致死率加10倍採购量,按台湾人口计算,就是69万剂,现在已经採购超过72万剂,怎么会不够。

但是大家都知道,「快筛后还要PCR才算确诊」,确诊后还要符合一定条件才能拿到抗病毒药物,经过一连串行政审核,即使拿到药,恐怕已过了染疫后4至5天的服药黄金期。

行政疏失造成超额死亡,前卫生署署长杨志良等人19日到台北地检署告发蔡英文总统、行政院长苏贞昌及卫福部长陈时中,因防疫失职致人民伤亡,涉犯杀人罪及废驰职务成灾、贪污罪,

杨志良表示,蔡英文、苏贞昌及陈时中身为防疫负责人,毫无提前部署防疫,未能为国人准备充足有效的疫苗、药物及快筛剂等防疫物资,致国人因染疫死亡人数超过千人,涉犯杀人及废弛职务成灾罪,且因採购疫苗等涉犯贪污罪。

#万分 #王任贤 #超额死亡 #指挥中心 #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