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财讯》报导,中芯执行长赵海军今天受访时指出,因为乌俄战争延续,以及中国因为疫情导致消费性电子与电器需求大减,连带使得上游供应商订单也遭到非常大幅度的调整。
不过他也谈到,虽然市场动盪不安,但是顶级国际客户,比如说一线晶片设计大厂几乎不会受到影响,需求仍然旺盛;反而,业务集中在中国的企业将会受到最严重的影响。
《财讯》报导指出,这也暗示,如台积电这类服务一线客户的高阶晶圆代工厂受害将会相对轻微,虽然其客户可能如联发科等业务集中在中国,可能会遭受池鱼之殃,但是其他高阶客户,如英特尔、苹果、超微、辉达的订单不见衰退。
乌俄战争与疫情伤害中国市场需求
他表示,中国业者过去在俄国有庞大的市场需求,但如今这些业者停止了对俄国的出货,同时,因为疫情影响,终端客户在中国市场的出货也明显受到影响,出货量明显减少。
根据《财讯》报导,赵海军表示,照这样发展下去,今年至少会有2亿支手机消失不见,而这些减少的手机出货大多集中在中国手机业者。 他同时表示,不只是手机市况悽惨,其他消费性电子的状况也不惶多让,部分客户手上的库存已经超过五个月。
他非常悲观的表示,目前晶片可能要从供不应求转向供过于求,而终端需求的下降像无底洞一样,见不到终点。
同时,《财讯》报导指出,他也对中芯最重要生产基地,也就是上海厂区的营运状况提出预警,由于上海疫情控制仍难见到终点,他预期第二季整体营运状况就会受到打击,而这个影响也会扩散到整个半导体供应链上,包括封测以及其他供应环节,短时间内状况都不会改善,这部分将会伤害中芯的营收,但他会努力将全年营收减少幅度控制在约5%以内。
而在营运的预期上,他表示,中芯第二季的毛利率将可能从40%降到37%,同时,因为疫情停工,产能利用率也将面临最近几季以来的首次下滑。
半导体供过于求将可能提早发生,中芯产能调配因应
而谈到最近晶圆代工产业普遍的涨价现象时,赵海军表示,由于原料、水电、人事、运输成本都不断增加,中芯代工价格涨价是迫不得已,如果不涨价,那么毛利率将会损失10%以上。
根据《财讯》报导,为了因应市场的变化,中芯已经开始调整出货比重,目前产能仍可达到100%,但出货客户则是转向以绿能、电动车以及工业应用的PMIC或MCU产品为主,这些客户的产品市场需求仍然相对紧俏。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