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界面新闻报导,欧盟执委会第一副主席蒂莫曼斯(FransTimmermans)当地时间24日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就能源转型及中欧气候合作接受提问时表示:「如果中国能够从石化燃料转向可再生能源,这将对中国未来的经济产生巨大的积极影响。」

界面新闻问到,欧洲现在正面临转型可再生能源,也正在寻找全球合作伙伴。如何看待中国与欧盟的合作前景?

蒂莫曼斯回应,上周在再线上已与(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会晤,25日晚上也将在柏林和他见面。他们的会谈主要集中在缓解(mitigation)问题上,该如何减少排放和适应(adaptation)问题?该如何确保把承诺给开发中世界的资金匯集起来,用于适应问题?现正在寻找方法来共同实现这一目标。他也在寻找方法,提高中国对(碳)排放交易系统的接受度,这是中国正在努力的事情。他认为前景可观。

蒂莫曼斯指出,当然,他们也一直非常想知道「向可再生能源的转型」在中国意味着什么,因为中国正在大规模地投资于可再生能源。欧盟想知道,这对中国的能源结构来说意味着什么?在什么地方、以什么方式产生影响?因为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1/4,如果真的能够达成共识,减少这些排放,这将产生巨大影响。而且他还认为,如果能够从石化燃料转向可再生能源,这也将对中国未来的经济产生巨大的积极影响。

他认为,因此,正如(美国气候特使)凯瑞所说的,这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他相信中国在这方面一直表现出领导作用。如果没有中国与美国一起r发挥领导作用,就不会有《巴黎协议》。去年在格拉斯哥,如果没有观点的碰撞——特别是在美国和中国之间——达成一个中国可以接受的、非常有前瞻性的协议,也就不会有协议了。因此,在这方面需要中国,中国也需要在这方面显示出责任感。而解振华是可以真正、真正合作的人。

界面新闻报导,本届达沃斯年会于22至26日召开。受到俄乌衝突影响,欧洲能源价格飙升,能源危机成为议程中广受关注的话题。蒂莫曼斯24日在以欧洲能源安全为主题的会议上称:「最晚到2027年,我们就可以把自己从俄罗斯的石化燃料中解放出来。」

中国和欧盟在共同应对气候挑战气候方面早有合作基础。2005年9月,中欧共同发布《中国和欧盟气候变化联合宣言》,建立气候变化双边伙伴关系。在中国碳市场建设之初,业内人士就抱有中欧碳市场共同发展愿景。2021年10月第二次中欧环境与气候高层对话联合新闻公报再次点出,双方承诺继续围绕碳定价交换意见、分享经验,进一步发展双方碳排放交易体系。

#欧盟 #执委会副主席 #碳排放交易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