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近年在16处商圈、市中心捷运站等主要路段实施机车格收费,虽设有立牌、黄色交通杆提醒骑士,仍遭民眾批评标示不易,北市停车管理工程处日前在景美夜市收费格增绘「黄色内框」加强辨识,试办3个月后成效良好,全市6.6万多个收费机车格将在年底前完成增绘。
现行收费车格的标线与一般车格相同,皆以白色作为主色,每块机车格区也会在左右两旁设置黄色交通软杆,并挂设收费牌面,不少车主反应无法快速区分,原想停免费却意外拿到缴费单,停管处也坦言牌面挂设地点相当受限,且交通杆易遭车辆撞坏,不易维护。
为此,北市去年底在景美商圈1277个收费机车格及3处机慢车停放区,试办车格内加绘10公分的黄色辅助框线,停管处企画科长杨远明指出,试办结果成效良好,不仅没有负面陈情案,还有民眾来电支持扩大办理,当地里长更大讚标示更清楚,一眼就能简单区分。
杨远明说,黄框设置后能有效减少收费牌面和交通杆设置与维护,过去市府每年平均要新增、维修1500支交通杆,但1支要价630元,意即每年都要花上近百万的成本,收费牌面虽然较少损毁情况,但设置地点受限也是一大问题,未来成本和设置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由于有里长质疑黄色内框恐使民眾误会是「禁停区」或「限时停放」,杨远明则表示,试办前后的开单数并无差异,显示民眾不会因为加画黄框而不敢停车,几经评估后,全市6.6万收费停车格将于今年完成黄框加绘,后续新增的收费路段则以黄框标示为主、收费牌面为辅,也不再设置交通杆。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