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拜登23日于东京公布「印太经济架构」(IPEF)与首轮参加国,其中并未纳入台湾;作为美国退出CPTPP后的最新亚太经济战略,IPEF也表示美国将重返亚洲经济贸易之中,也是拜登对抗北京的最新战略。然而美国前驻新加坡大使认为,该协议象徵意义将会大于有效或真正的政策。
IPEF有四大面向,分别为「公平有韧性的贸易」、「强化供应链安全」、「基础建设、脱碳」、「税收、反贪腐」,是一个由美国主导的框架,提供参与国巩固关系并参与涉及亚太地区的关键经济与贸易事务。IPEF不是贸易协定,没有概述进入市场或关税削减。
IPEF也不是像QUAD四方安全对话般的安全协定。首轮公布的参与国名单中,除了澳洲、印度、日本等QUAD成员国,还纳入了汶莱、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等七个东协国家,以及南韩与纽西兰。
美国前驻新加坡大使海大卫(David Adelman)表示:「这是一个很好的整合,但这并不是太平洋地区贸易政策的真正改变或突破,更多是一个框架,甚至不应该视为是贸易协议的开始。」 他认为,IPEF象徵美国重返亚洲并积极参与商业活动,并利用召集力聚集了12个重要经济体,但他认为这真的没有实质意义。
CNBC报导表示,作为自由国际贸易主义者,拜登会想和北京合作,但他得面对国会中的鹰派、美国的保护主义、甚至要提防川普卷土重来;IPEF是拜登计画中的中间地带,可以控制印太地区的经济活动。
而IPEF非贸易协定,所以拜登也不需要寻求国会批准,可以避免国内的政治纷争。香港中文大学法律学院教授夏竹立(Julien Chaisse)认为,IPEF似乎是一种具有灵活性的的「软法律」框架,允许成员仅就某些规则达成一致;他认为,这种软法律框架允许美国为进入印太地区迅速採取行动。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