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山下的歷史建筑彰化艺术馆和馆后方的红毛井等,串联成重要的人文景观区,彰化艺术馆多处遭白蚁蛀蚀,红毛井棚架也锈蚀严重、多处破损,彰化市公所争取彰化县政府补助修缮,27日副县长林田富与市长林世贤等人共同举行开工典礼,预计7月5日完工。

彰化艺术馆的前身彰化公会堂,属于1930年代现代主义风格建筑,简约白色造型,在车水马龙中山路上格外显眼,被誉为最美的建筑,一度是公眾集会场所,已转型成艺术的殿堂,八卦山红毛井就位在彰化公会堂后方、已列为彰化县歷史古蹟,归彰化艺术馆维护管理。

红毛井顾名思义,相传是荷兰人所开凿,井旁的土地公庙是信眾陈腰等人于1976年兴建,彰化市在自来水未普及前,八卦山麓居民吃喝用都依靠红毛井。

红毛井也曾是彰化市洗衣的大本营,职业洗衣妇会依辈分占位置。井前架有20公尺的长廊形棚架,并埋设暗管引取井水到前面的洗衣池,随着职业洗衣妇凋零、再加上自动洗衣普遍、洗衣池整修后已变小,只剩零星人们来洗衣。每次进行彰化歷史巡礼,红毛井都是「饮水思源」的重要景点。

林世贤表示,彰化建县将届满300年,彰化市公所和彰化县政府合作,期待工程完工后,还给当地民眾一个崭新的红毛井信仰中心,这次修缮工程包括红毛井前棚架除锈喷漆、换装PC及塑铝板、更新电线线路及照明、土地公庙前地坪整理、新设简易残障坡道等,以及更换位于公会堂二楼4扇遭白蚁蛀蚀的木门。

#红毛 #洗衣 #彰化 #公会堂 #彰化艺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