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冠疫情进入高原期,然而感染风险仍在,民眾若出现喉咙痛等症状,可用快筛试剂确认,台大急诊医学部临床教授李建璋近日指出,只用1剂快筛的敏感度仅近7成,建议可参考国外研究,用2剂快筛分别採取鼻腔及扁桃腺的检体,筛检准确度可增至88.1%,以争取时间及早投药治疗。

李建璋28日在脸书发文指出,目前47%新冠患者在确诊后三天内死亡,大部分的评论原因指向投药延迟,推论是快筛受限于敏感度,容易错过给药黄金期,就算立刻给药也没有办法扭转劣势。

李建璋表示,长庚放射科陈焕武医师日前确诊CT值15,但做了六次快筛都阴性,引起许多网友共鸣,显然不是单一经验,加上自己收治的15个确诊病患,有13个CT值都小于20,比率高达90%,表示大部分使用快筛确诊的病患,都是在病毒量高的疾病后期才确诊。

李建璋指出,Omicron一个大特色就是先攻击喉咙,很多患者喉咙像刀割一般的疼痛,但主诉流鼻涕的人不多,「如果快筛只有从鼻子採检,很可能没有採到病毒最多的地方」。

李建璋引述加拿大某大学使用亚培抗原快筛试剂的研究,发现扁桃腺和鼻子一起採检,可以有效提升快筛的阳性检出率,如果只有採取鼻子检体,敏感度只有68.4%,但使用一枝棉棒扁桃腺和鼻子一起挖,敏感度可以进步到81.6 %,如果用两支棉棒鼻子、扁桃腺分开挖,做两个快筛,敏感度更可以进步到88.1 %。

不过李建璋也强调,「鼻喉双採」做法并未经过食药署审查,但以该加拿大研究集合了1400多人的试验成果来看,可信度很高,认为值得推广。

#李建璋 #快筛 #扁桃腺 #敏感度 #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