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参考报》2日报导,大陆工信部数据显示,中国大数据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大数据产业链初步形成。十三五时期,大数据产业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30%,2021年产业规模突破1.3兆元(人民币,下同)。同时,围绕进一步促进数据要素高效合规流通使用,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和开放共用,多部门正积极展开部署,充分挖掘数据要素价值。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大陆《数据安全法》、《个人资料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施行,中国数据市场进入合规发展的新阶段,数据安全、隐私保护成为重要共识,安全高效的统一数据大市场开始构建。
近年来,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初见成效。
大陆中央网信办副主任曹淑敏表示,近5年大陆省级公共数据开放平台从5个增至24个,开放的有效数据集从8398个增至近25万个。
曹淑敏表示,中国数据领域还存在权属制度缺失、流通规则不明、数据治理缺乏统筹等问题,需要加快建立完善数据权属、流通、交易等基础制度,推动数据开放开发和价值释放,助力高品质数位经济发展。
在数据价值日益凸显的同时,数据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
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表示,在庞大复杂的场景下,数据的全生命周期都面临巨大的安全风险。不少企业机构的数据处在「裸奔」状态,重要数据资产的基础防护都不到位,包括特权帐号管理薄弱、许可权控制措施不力、风险感知能力缺失等,这是数据安全的首要问题。
齐向东表示,随着「东数西算」的推进,算力需求更大,数据流通节点和数据量更多,东西部协同联动,对数据安全防护水准的要求也会更高。
值得关注的是,相关部门将进一步健全数据安全治理体系。
业内人士看来,在保证数据安全前提下促进数据要素有序流动与高效释放,是数据市场健康发展的核心问题。
中国资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魏亮认为,当前数据保护重点从相对静态的保障数据交互安全,向保障动态的数据要素流转安全转变。在此背景下,同态加密、差分隐私等技术为化解数据利用与数据保护之间的矛盾提供了有力支撑。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