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持企业社会责任及联合国永续发展目标(SDGs)理念,臺湾港务公司运用物联网技术,提升港区环境监测品质,今年将在7大国际商港,规划建置150处空气品质微型感测器,透过大数据分析,预测港区1周空气品质变化,有效安排调度码头作业,减少货物装卸作业对市区之衝击。
港区空气污染来源主要来自船舶、运输车辆及装卸作业,港务公司为掌握港区环境品质,持续办理港区环境监测工作,在7大国际商港共设置72处水质测点、59处空气品质测点及48处噪音测点,2021年整体减碳量达89882公吨、细悬浮微粒(PM2.5)减量441.5公吨,二氧化硫(SO2)减量7950.1公吨,减量成果显着。
2022年运用物联网技术,增加设置150处空气品质微型感测器,全天候即时监控港区空气品质变化,可监测温度、湿度、细悬浮微粒(PM10、PM2.5)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等,并发展智慧化预警系统,如遇到监测异常情况,立即通报港口作业人员快速掌握污染来源,同时藉由大数据分析,整合港区域监测数据,分析污染热点区域及好发时段,加强可疑污染来源的追查。
臺湾港务公司说明,今年将于7大国际商港完成150处空气品质微型感测器建置作业,设置地点以散杂货装卸作业区、港区主要交通要道及邻近市区周界优先考量,并以间隔100到300公尺方式密集设置。
港务公司7大国际商港自2017年全部取得生态港认证,并持续办理认证复评迄今,其中空气品质均为各港口重要的环境议题,显见空气品质改善刻不容缓。
在船舶空污改善部分,臺湾港群陆续推动「船舶减速」、「船舶使用低硫燃油」及「扩大岸电设施使用」等减量改善措施;在运输车辆部分则透过「港区联外交通系统」的完善建置、「自动化门哨系统」设置,减少运输车辆停等时间及怠速所产生的空污排放;在装卸作业部分则透过港区作业机具电力化、设置自动化密闭式装卸设施及汰换为密闭式装卸设备等作为减少逸散扬尘。(品观点记者张雅云/高雄报导)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