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消息显示,拜登政府于当地时间6日宣布对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生产的太阳能组件实行24个月的关税豁免。而今年3月,美国商务部刚刚做出对这些国家进行调查的决定,以查清「中国太阳能企业是否经由这些国家向美国出口,来规避美国的关税」。但这项调查导致美国许多太阳能项目被迫中断。路透社引述消息人士的话称,拜登宣布的这项新政策,将有利于挽救许多太阳能专案及面临被裁减的数以千计的工作机会。

据报导,雷蒙多及美国财长叶伦等官员支持取消对中关税,叶伦认为整套关税几乎不具有战略意义,为了减轻企业和消费者的经济负担,至少可以部分取消。而美国贸易代表戴琪、白宫国家安全顾问苏利文等人反对取消关税,以在持续的中美贸易谈判中拥有筹码。

华西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孙付称,在美国期中选举背景下,拜登政府面临通膨和对中贸易政策的权衡。拜登政府的短期首要经济任务是抗击通膨,可能需要调整对中关税做出政策配合。

东吴证券分析师陶川稍早前认为,拜登的政策受叶伦影响的可能性会更大。他表示,叶伦作为拜登内阁的第三号人物,地位仅次于副总统贺锦丽和国务卿布林肯,相对来说,戴琪排位较为靠后。加上近期企业界的施压加码,美国的政治环境使得削减对中关税的可能性增加,但考虑到美国官员间尚存分歧,削减规模有限。

《环时》报导,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副会长霍建国指出,迫于美国国内通膨压力,拜登政府不调整对中关税措施「没法交代」,拜登有权全部取消,但出于打压中国的目的,现在几乎看不到做出这种决定的可能。他认为,若美国调整对中关税政策,最有可能涉及的是与美国消费者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而一些高科技产品,可能仍会以维护「国家安全」的幌子继续加徵关税。

霍建国认为,在通膨高涨之际,美国依然维持对中商品的额外关税,不仅不利于美国的普通消费者,也会伤害以中国商品作为生产原料的美国企业。

#美国 #拜登政府 #关税 #拜登 #通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