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大附医一般外科医师黄俊铭表示,发生在鼠蹊部位的腹股沟疝气,是一般最常见的类型。(亚大医院提供/冯惠宜台中传真)
亚大附医一般外科医师黄俊铭表示,发生在鼠蹊部位的腹股沟疝气,是一般最常见的类型。(亚大医院提供/冯惠宜台中传真)

50多岁叶姓建筑工疑因长期搬水泥、建材,加上年龄渐长变得薄弱,半年前发现右侧鼠蹊部有突出的肿块,原本不以为意,近期肿块凸起如棒球大小,还伴随疼痛,就医检查确诊是疝气,安排修补手术后康復出院,总算不用再因「下面肿一包」面对异样眼光了。

该名男子半年前就发现右侧鼠蹊部有突出的肿块,但躺下休息就又会缩回,由于没有其他不舒服症状,因此迟迟没就医检查,直到近期肿块凸起逐渐变大,也伴随着疼痛的症状,才赶紧到亚洲大学附属医院就医。

亚洲大学附属医院一般外科主治医师黄俊铭表示,经诊断为疝气,透过内视镜疝气修补手术,术后恢復时间短,几乎没有异物感,休养一周后便返回工作岗位,让他开心直说「终于没硬硬的异物感,也不用担心旁人异样眼光了」。

黄俊铭表示,疝气是一种腹壁结构上的缺损,腹内臟器会经由腹壁上的弱点突出,造成间歇性的肿胀或伴随疼痛,叶姓患者就诊时表示,只要在工作或腹部用力时,肿块就会突出更明显,放松时肿块就会缩小或缩回,经由理学检查确诊为疝气。

黄俊铭进一步说明,有部分疝气患者会出现疼痛,甚至会伴随噁心、呕吐等肠道阻塞的症状,若放置不管,腹内臟器可能会经由腹壁缺损突出「卡」在腹壁缺损处,无法自行復位,形成肠道的嵌顿,进而造成肠道阻塞,一旦长时间压迫下,肠道的血液循环不佳,会造成肠道坏死,严重者会恶化为腹膜炎,小病不医拖成大病。

黄俊铭也解释,疝气会依发生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称呼,举例来说,发生在肚脐就称为脐疝气,发生在大腿与腹部相接处的称为股疝气,像叶先生发生在鼠蹊部位的则是腹股沟疝气,也是一般最常见发生类型。

他提醒,因人体老化,腹股沟底部腹壁变得薄弱,再加上肥胖、久站、慢性便秘、长期咳嗽、突然提重物等动作,都会使腹内压力增加,增加腹股沟疝气发生的风险,建议患者可选择传统或是内视镜的方式进行修补。

#疝气 #肿块 #发生 #肠道 #腹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