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2021年初就爆发台湾产险的防疫保单之乱,但就像前金管会主委曾铭宗说的「产险公司连最基本的风险控管都没有」,看到1、2月欧美疫情爆发,看到2、3月韩国、新加坡疫情爆发,12家产险公司竟然还在3月中旬、4月上旬继续大卖防疫保单。
随着确诊人数不断攀新高,产险公司开始以各种理由拒保、拒赔。最让保户不爽的,去年防疫保单保费收入达71.56亿元,理赔不到23亿元,换言之,除了苦主台产外,台湾各产险公司从防疫险赚了至少48亿元,现在要他们吐钱,却藉口一大堆。
根据金管会在疫情爆发后的5月2日公布的统计,截至4月28日,有效防疫保单件数已超过600万件,核保中的在途保单则预估有100万~200万件。
后来在媒体、立委的压力下,针对这近200万件在途保单,金管会主委黄天牧与保险局局长施琼华于5月24日下午共同出席金管会例行记者会说明。
施琼华说,各保险公司已允诺6月30日前一定会努力把所有案件消化完毕,民眾就可以知道,自己投保的保单是否已经核保签署完毕并出单;黄天牧还补充说,金管会不会被动等待各公司,而会每周都主动去了解其核保进度,一定会要求保险局密切跟各公司保持联繫。
然而,半个月过去了,6月9日的金管会例行记者会上,在记者的追问下,保险局副局长林志宪表示,仍有100多万件在途保单,还在核保中;12家产险公司也只有2家完成核保。
一,防疫险第一乱:以核保为借口拒保。
据富邦防疫保单的续保户反映,富邦曾在4月26日发表声明称,4月20日(含)收到公司寄发之续保通知书且公司已收取保户之保费者,保险契约确认成立;但他在4月18日就已经签了续保通知书,而且已经签了信用卡扣款同意书,富邦业务收到后,却一直没有给要保单,几次追问,业务都推说,已经把相关文件都交给公司,但因为量大,公司需要时间核保,结果到现在都没下文,再问业务员,都不接电话了。
记者就此询问施琼华,她回答,虽然是续保,但如果保险公司在契约中有提到「保留核准权利」时,保险公司也可以不续保。
至于保险公司技术性拖延核保程序,变相拒绝保单,施琼华只是重申,如果保险公司收的是现金保费,或是信用卡已经扣款,则契约就成立,而所谓「拖延核保」则需要根据个案来检视。换言之,所谓产险公司完成核保,不等于目前100多万张在途保单都能获保。
二,防疫险第二乱:拒绝重复投保。
据立委高嘉瑜调查,富邦在自己的「防疫647」保险商品网路宣传页面中已讲明:「每人仅限投保富邦产一张防疫保单,但其他保险公司商品不在此限!」另就受害保户提供的4月13日的对话纪录中,富邦产的业务也曾明确告知保户:防疫险可以重复购买其他家,完全没有问题。
高嘉瑜指出,如今,有做过事前承诺复保险的产险业,诸如和泰、中信,皆已于近日亡羊补牢,陆续承保,唯独带头作乱的富邦产,至今还在装死?
对于高嘉瑜的质疑,金管会保险局副局长张玉煇在6月2日的例行记者会上回覆,保险公司可以基于风险控管对复保险保留核保权利,但如果已承诺承保而不屡行,金管会都会发函给有关公司要求查明并改正。但截至6月7日,12家产险公司中,只有4家在官网明确表示接受重复投保。
三,防疫险第三乱:居家照护理赔缩水。
产险公会5月30日公布「防疫保单理赔弹性处理问答集」,还是强调居家照护不符合「住院」的定义,且因居家照护者并无住院者未支付医疗费用,所以不适用实支实付型医疗险。针对居家照护的理赔,公会只说,由各会员公司依据保单规定自行判断。
对此,林志宪表示,居家照护若比照住院一定要用药,目前是以治疗为目的之医疗行为,如处方、用药、处置等做判定,但各产险公司不会用哪些药品来认定理赔。
不过,还是有产险公司坚持「不使用新冠专用药就不理赔」,高嘉瑜就发现,富邦产对外称「居家照护理赔不限新冠用药」,事后说法却一变再变。
后来,中国人寿、南山人寿、新光人寿、兆丰产险等已言明:「只要是医师开的,用普拿疼也赔,不限抗病毒药物。」但经高嘉瑜直接询问富邦客服上述用药理赔问题,却一问三不知,只说会遵照公司政策,直至她透过金管会去询问富邦产才得知:富邦产至今仍坚持只限新冠专用抗病毒药物才理赔。
而根据保户提供富邦业务出示的目前居家照护理赔7种药物,分别为3种专治新冠肺炎的Paxlovid、Molnupiravir与清冠一号,另外4种非专治新冠病毒的抗病毒药物为瑞德西韦、安挺乐、烃氯奎寧、阿奇霉素。
从防疫保单「三大乱」(技术性拒保、拒绝重复投保、居家照护理赔缩水)看,金管会对于产险公司有必要加强监管,以维护保户权益。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