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中教育会考今(10)日公布成绩,在写作测验方面,解题学者分析,今年的题目主轴核心是以团体分工讨论「多做多得」,充分呈现生活态度融入思辨进而解决问题的素养导向。而在诸多试卷内容中,最获阅卷老师青睐的是有考生以欧洲难民危机来思辨,强调独善其身之后才能兼善天下,格局之高,获评为6级分。
今年度写作测验由图文讯息为发想,内容呈现线上班级群组,老师提问:「这次园游会,谁愿意筹办?虽然辛苦,但『只要多做,你就会多得』」,以及4位同学的正反不同意见陈述。
试卷老师分析,出题虽以园游会为题干,但引发学子写出不同视角的诠释与思考,包含乐器演奏、演讲写作、书法科展、做菜烘培、露营登山等生活经验都出现在答题中。
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副教授李清筠分析,今年考生在答题方面,出现了很多正反思辨,更跨出园游会的本位思考,进行生活与人生观的反思。
李清筠提到,有些孩子因为题目引导,对于「多做多得」打下了问号,在写作提出疑问,这是否是社会群体对某些人的压榨,无法理解能者必然多劳的关联性,于此延伸写下自己长期被学校、家长还有同学的期待,所带来的负累。甚至也有人拒绝,不想要活在外界的期待之下,认为凡事最重要的是把个人先照顾好,才是最重要的。
李清筠也指出,在题目的反思当中,也有不少学生从自己身为国中9年级身分出发,抒发面对读书与成绩之间的焦虑,即背负了沉重的课业压力,是否能在会考上得到相应的成绩?
至于表现优异的答题,李清筠说,有一篇的层次非常高,已超越了国中9年级考生的格局。该名考生从欧洲难民危机展开讨论,提到即便欧洲各国打着正义的旗帜,展现高度人道光辉,接受多做的同时,却也会产生其他问题,包含文化磨合等问题都必须重新思考。考生也在写作强调,唯有独善其身才能兼善天下,此立意观点获得阅卷老师的高度评价,拿下6级分。
李清筠另提到,比较可惜的是,有些考生被题干误导,以为题目是「我们这一班」,写作大偏题,于此若考生还是有写到一些班级分工等情况,阅卷老师还是会尽量给一些分数,但假设只是在介绍班上有哪些人,只能给0级分。
至于今年国文写作测验级分分布,根据国中教育会考数据,全国19万2240名考生中,有1973人(占1.03%)拿下6级分,较去年减少了1000余人,另有4015人(占2.09%)抱蛋。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