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新冠疫情而中断了2年后,香格里拉对话会近日再度在新加坡举行。为期3天的会议虽已结束,但相关议题的讨论却透出新动向。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的演讲在重弹「推动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老调的同时,试图树立日本国际法「卫道士」的形象。美国防长奥斯汀的演讲则聚焦拜登政府「印太战略」的愿景与行动及美国在这一框架下对盟友的承诺。奥斯汀还对中国在东海和南海正常的维权行动进行了无端指责和批评,认为中国对其领土主张採取了「更具胁迫性和侵略性的态度」。
中国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魏凤和的演讲针锋相对,成为整个会议的亮点。在谈及台湾问题时,他掷地有声地直白告诫:「如果有人胆敢把台湾分裂出去,我们一定会不惜一战,不惜代价,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国军队的决心意志和强大能力」。魏凤和将美国近年来在南海的所作所为一一列举:「有的大国长期以『航行自由』之名行『航行霸权』之实,派舰机到南海横衝直撞、耀武扬威。域内国家是搬不走的邻居,必须共同警惕和防止域外国家插手搅局、搞乱南海。」
中国南海研究院创始院长、中国-东南亚南海研究中心理事长吴士存今天(14日)在《环球时报》撰文分析称,他个人自2012年起连续多年参加香会,从美国防长、日本首相的发言,以及会议期间释放的各种信息可以预见,中国周边海洋环境将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并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文章称,首先,美国推动的军事化、对抗集团化趋势加速演变。按照不久前美国务卿布林肯对华政策演讲所声称的「美国将通过『投资、结盟、竞争』等手段塑造中国的周边战略环境」,再结合奥斯汀在香会上所释放的「美将强化四边机制、AUKUS(奥库斯)联盟、美与日、韩、菲同盟关系」等信息分析,未来美国将在包括东海和南海在内的西太平洋方向依托双边军事同盟、在印度洋方向凭借「四边机制」、在南太平洋方向依靠AUKUS「奥库斯联盟」对中国进行战略和军事围堵。其手段除了传统的基地使用、联合演习、情报搜集、「航行自由」行动外,还可能会在无人机、无人潜航器、人工智能、高超音速装备等新型军事技术和战争样式等领域有所展现。此外,鉴于「四边机制」和AUKUS「奥库斯联盟」都有针对中国的成分,未来随着时间推移,这两个机制最终走向融合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事实上,只要把日本拉进AUKUS「奥库斯联盟」抑或让英国加入「四边机制」即可。
文章称,其次,中国的海洋发展空间会受到挤压、海洋活动会受到美国及其盟友更多的监视。前不久在东京举行的美日印澳四国领导人峰会上,美国总统拜登宣布将在「四边机制」框架下实施「印太海域态势感知伙伴关系」倡议(IPMDA),利用卫星技术连接新加坡、印度及南太平洋地区现有的监控中心,建立覆盖印度洋、东南亚到南太平洋海域的海上感知信息网络,监控和遏制以中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的「非法」捕鱼活动。
文章称,再结合上月在华盛顿举行美国-东盟领导人峰会发表的联合声明和奥斯汀本次香会讲话内容看,美国海岸警卫队对东南亚地区的投入和力量部署将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尤其是美国所声称的对「灰色地区」採取行动,利用美国政府的全部资源来实现这一目标,这其中就包括美国海岸警卫队「史无前例」地在亚太地区的部署。美国部署针对的目标虽然没有明示,但彼此心知肚明。
文章称,最后,各种形式的海上侵权活动会有所增加,中国海上维权挑战将更加严峻。美国「选边站」的南海政策、其对仲裁裁决的支持、美海岸警卫队的跨境执法,以及即将到来的美国与东南亚国家在执法领域合作等因素,将导致海洋领域中国与周边和域外国家围绕资源开发利用、航行安全、渔业活动、秩序构建等问题的博弈和衝突更加频繁。
文章分析,从侵权的形式和内容来看,大概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况:日本强化在钓鱼岛周围海域的实际管控,中日在东海争议海域的对峙会出现上升势头;韩国通过强势渔业执法以扩大海域实际控制。在南沙海域,其他争端国在争议地区的岛礁扩建和设施部署会更加有恃无恐;声索国海警与美国海岸警卫队以合作方式在争议海域协同执法将渐成常态;某些声索国以「仲裁裁决」为依据通过国内立法进行法理「索权」和「固权」,提交新的外大陆架主张或推动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审理已提交的外大陆架申请,也将是不可忽视的大概率事件。
文章总结,面对上述海洋领域博弈的新特点、新挑战,中方可从战略和战术两个层面进行积极应对。其中,就战术层面而言措施主要是「管控、反制、对衝」三个方面。对军事和执法领域可能出现的危机和衝突,应以建立具有拘束力的机制和规则为主;对争议地区的油气开发和渔业侵权行为,则应以外交交涉和海上行动予以阻止;对以所谓「仲裁裁决」为依据的法律行动,或可通过法律等多种手段予以对衝,以抵消其可能产生的不利后果。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