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在政府打炒房、工料双涨双重夹击下,房地产业叫苦连天,北台湾已出现中小建商受到严重衝击,出现倒闭潮,甚至引发「烂尾楼」现象,专家示警,央行限贷一波接一波,紧缩土建融放款,中小型建商生存空间不断受压缩,又遇到营建成本大涨,愈盖亏愈多,只能摆烂停工。

有北部建商坦言,资金不足问题,让中小型体质不良的建商面临淘汰,一旦建案盖不起来,若是找不到人接手只能变成烂尾楼,像是新北市板桥区「府中咏美」就传出建商倒闭,换人接手续盖。儘管这股建商倒闭潮尚未吹到南部,不过也有北部建商万仲建设到台南推案,民眾要交屋却只能拿到建商已借款、设有抵押的房子后恶性倒闭,引发购屋纠纷。

营造成本持续上涨,加上央行限贷,对建商影响很大,大高雄不动产开发公会理事长洪光佐分析,贷款紧缩下,以前建商可以贷1亿元,现在只能贷5000万元,打炒房打下来,若是建商杠杆开太大、资金链又周转失灵,很容易出现破产倒闭的现象;或是工料上涨到先前预售卖的价钱已不符成本,建案盖完反而要赔钱,只能等有下家愿意接手,或变烂尾楼。

加上土地价格居高不下,受缺工影响,营造不好发包,营建成本又大涨。洪光佐强调,这波杠杆操作太大的建商,容易受影响,南部建商大多保守推案、稳健经营,现阶段多採「减量经营」模式,降低杠杆操作,也降低经营负担,尚未听闻高雄有建案烂尾或在地建商倒闭。

台湾房屋集团趋势中心经理李家妮表示,政府从2021年底限制法人及自然人购地贷款从6成降至5成,并须保留1成开工款,今年初又为打击「借钱养地」再祭新招,规定借款人18个月内动工,若未依约动工兴建,将採取「加码计息」与「收回贷款」两大措施,加上央行升息等利空,对资本金流有限的建商影响甚大。

洪光佐提醒,购屋前除了慎选品牌建商,查看建商过往推案实绩外,也要善用政府规定的履约保证机制,如价金返还、价金信托、不动产开发信托、同业连带担保、公会办理连带保证协定等,降低购买预售屋风险。

#建商 #工料 #限贷 #倒闭潮 #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