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昨召开专家会议,讨论二度感染定义,根据媒体报导,会议结论为3个月内快筛阳者,除非检出其他病毒株,否则不视为二度感染,而是復发。医疗应变组副组长罗一钧表示,二度感染各国定义不同,英美为超过3个月,欧洲则是60天,指挥中心会再汇整专家意见,进行文字修订,请大家静候最后的文字版本。
罗一钧表示,昨指挥中心专家会议针对2个议题进行讨论,包括使用口服药之后的病毒回升、復发情形,这在国外已发现有1~2%的民眾在用药后,特别是倍拉维,又在2~8天再度产生症状、检测阴转阳等,平均在症状出现后3天左右就会自己缓解,不过因为出现新的症状,让医师担忧是否要重新开药,对于这个名词要叫回升、復发或窜升,还需要和专家确认再公布。昨专家讨论说,这是会自己缓解的病症,且因通常发生在在7+7天管理期间内,依国外的经验是不需要、不建议再度给药,或改用另一种口服药治疗,也不需重新计算隔离天数。
至于二次感染,罗一钧表示,指的是最近感染后,再度出现很像是病毒感染的症状,甚至检测后发现阴转阳、病毒回升的情形,不过多数发生在3个月之后,且机率不高。有研究显示,感染Omicron BA.1后,二度感染BA.2的发生率是万分之1~3,随着时间拉长,机率会增加,不过通常不会发生在短期内。
至于多久时间算是同一病程?罗一钧表示,国际上的定义不同,英、美官方为90天、3个月,超过才会认定为二度感染,欧洲CDC则是60天。指挥中心会针对1~3个月进行讨论、做文字修订,包括哪些症状合併哪些结果,昨日专家会议也有提出意见,会需要再汇整意见,今日还无法公布最终版本。
罗一钧表示,针对媒体报导的各种说法,有时候专家口头描述的东西,不一定能忠实反映在报导中,特别呼吁第一线医师等待指挥中心公布的指引,再给大家做依循。復发、二度感染不同,超过3个月就可以视为二度感染的可能性,并进行通报,现行系统针对3个月内感染者是会自动归併、排除的,待待确定好条件,就会修改通报系统,以及后续的自主回报系统等。
对于现在国内又多少二度感染个案?罗一钧说,过去指挥中心提供的是前年、去年感染过,并在今年确诊的个案,今年大家比较关心的是Omicron的确诊者,会再跑一下资料,了解是否有通报3个月后再感染的个案。
至于目前二度快筛阳的民眾要不要隔离?罗一钧表示,民眾可能有各种情境,例如用药2~8天内復发、阴阴阳阳状况,或是二度感染。如果民眾在1~3个月内发生,后续会制定是否有症状、病毒量、PCR等佐证参考做研判,请给指挥中心一点时间,还是以最后的文字版本为标的。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