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3点开卖的「蕊姨素食」(五元粥)、传承手工原味的「50年杏仁茶」,以及将人生百味熬煮成美味麵线糊的「江糊」,他们就像日本漫画「深夜食堂」,为夜归人点亮一盏灯,端上暖呼呼料理,守护他们的味蕾,让漂泊的心在夜里有了归处。
五元粥平价好味道 温暖满足宵夜与早餐味蕾
新鲜蔬菜下锅快炒,夜里锅铲铿锵翻炒声,划破了寧静的深夜,被大家称为五元粥的「蕊姨素食」,在鼓山区河川市场飘香了40年,朴实的装潢,平价好味道总吸引客人摸黑排队,常常一开门就大排长龙。
一会儿帮客人夹菜,一会儿拌炒新菜,食材在炒锅里翻腾,现场香味四溢,蕊姨说,好吃没什么秘诀,重点就是新鲜食材,菜色随季节变换,道道让客人口齿留香。蕊姨推荐必点菜色有炒豆皮、素肉排与豆包等……,有时候还会出现限量版椒麻鸡!
充满妈妈味的家常菜背后,有一颗温暖的心,因为许多学生熬夜晚睡,蕊姨为此提早1小时开店,「希望赶快让他们吃,早点回去休息!」虽然今年已73岁,她说,一直想退休却又担心这些小孩没得吃,只要大家吃得高兴,她就不觉得辛苦。
凌晨3点卖到清晨7点的蕊姨素食,包办学生、上班族的宵夜场,以及晨光微曦时,在地长辈美好的早餐食光。中山大学傅同学与曾同学说,几乎中山人都知道这家店,半夜肚子饿都会来吃,而吃了8年的老客人锺先生说,觉得口味不错,每天一早吃完去上班。
古早味杏仁茶 坚持传统飘香71年
进盐埕巷弄寻味,早在1950年代美军协防臺湾时,许多美国大兵来此度假,形成热闹的夜生活文化,「50年杏仁茶」在当时以传统手工制的牛奶茶、豆浆起家,后来才加入杏仁茶,一卖就卖了逾70年;数十年如一日的味道不变,从过去美军流连之地,成为盐埕区宵夜首选。
第二代老板娘黄百佛,是艺人黄小琥的亲姊姊,当了10多年的琴师后传承家业,她说,招牌杏仁茶使用纯杏仁原豆,经过手搓脱膜、加米熬煮过滤等过程,不仅耗时又费力,一开始父母在学做杏仁茶时,烫得双手都是伤疤,坚持熬煮出不添加化学物质的古早味。
傍晚6点开到凌晨4点,店里客人总是络绎不绝,许多都是熟面孔,还有人对黄百佛直接喊「阿母!」对她来说,这些人早已不是客人,而是朋友是家人,有人从高中吃到结婚生子,再带小孩来吃,也有长辈来到店里,靠眼神默契点餐,不用说一句话,想吃的随后就送上桌。
沙拉堡、煎蛋堡与火腿蛋吐司是店里的招牌,这些餐点看似简单,但细节不马虎,像是麵包里裹的沙拉酱,下重本使用鲜奶调制而成,再加上自家腌制小黄瓜、精选澳洲进口奶油等,口味清爽不腻;另外爆浆奶油餐包,也是店里的人气商品之一。
「很少人卖真正的杏仁茶!」黄百佛说,坚持延续父亲的传统技术,虽然辛苦,也会觉得累,但为了让客人吃的安心,这份味道一定要传承下去;第三代将把杏仁茶推上网路,也希望能找到新地点,打造如星巴克咖啡店的舒适氛围。
从赛车到麵线糊 江糊食堂颠覆街边小吃
美食如人生,只有走过江湖才知真滋味!「江糊」的老板尤宏彰曾是驰骋赛场的赛车手,后来面临人生低潮,兴起了中年转业念头,想起学生时期,路边的阿嬷麵线糊的美好回忆,或许这个「最初的美好」可以成为40岁中年转业起点!
从赛车手到麵线糊的尤宏彰,起初对吃一窍不通,还好有从事餐饮业的朋友带他边吃边学习,吃遍全臺知名店家。全心投入研究食材与烹调功夫的他,每天一早亲自採买食材、蔬菜熬汤头,讲究麵线品质与酌料,将大支排骨放入麵线里,事先烹煮的排骨,火候控制的刚刚好,一剥骨肉分离、吃进嘴里软嫩不柴,再搭配特制辣油香而不辣,不仅增添香气,也打开了饕客味蕾;日式关东煮汤头甘甜清爽,淋上加入香菜调制的独家甜酱,暖心的好滋味鲜上心头。
店内营造怀旧臺式氛围,一边听着邓丽君的歌「月亮代表我的心」,一边细细品味麵线糊,汤头加入九层塔与新鲜柴鱼片熬煮,清爽不过糊,再滴上几滴辣油,多层次口感,每一口都是绝配,这一味从小朋友到阿公阿嬷都深深迷上;另外,手工鱼片与黑轮也是必点选项。
营业7年来,搬迁了5次,仍不少死忠顾客紧紧跟随,对尤宏彰来说,与客人从陌生变熟识,发现越来越多人认识他,都让他充满动力,就算累也很开心。客人许先生说,蛮喜欢这家口味,一周至少会来一次,从一开始吃到现在,本身不太吃辣,但若不加他们的辣油,就觉得吃起来少一味。
• 蕊姨素食(五元粥)
地址:高雄市鼓山区兴隆路37号
时间:03:00-07:00(公休日以脸书粉专公告为主)
fb:兴隆路蕊姨素食
• 50年杏仁茶
电话:07-531-4979
地址:高雄市盐埕区濑南街223号
时间:周二至周六18:00-04:00
fb:50年杏仁茶
• 江糊
地址:高雄市苓雅区四维三路99之1号
fb:江糊
本文作者:王亭云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