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惠中寺未来与希望系列讲座, 6月18日邀请有行走百科全书之称的谢哲青主讲《在可知与未知之间》,他以广博的知识,带领大家共同感受人类艺术与人文的盛宴,艺术是如何穿越可知与未知之间。
谢哲青说,自己旅行,常去看废墟,去看充满沧桑之地,到灾区、战区、高山,去看经过恐怖破坏的荒芜与苍凉,藉此重新认识自己,体会佛教的成住坏空。他认为现代充满资本主义的思想,如果只是满足热闹欢娱的游玩,只是旅游,而非旅行。
很多人以为人类的共同点是语言,其实不是,因每个人生活立基点不同,生命经验不同,即使住在同一城市,但都有各自家庭,所以对同样概念也会有出入,并举20世纪语言哲学家维根斯坦狮子会说话的故事来说明,人跟人最大的分歧就在语言,人会吵架的原,是因为我们对语言的理解不同。
谢哲青剖析,我们活在现实与超现实的两个世界中,现实的世界是可知的、会随着时间而灰飞烟灭;艺术、哲学、伦理、宗教乃至于生命与死亡等这些超越现实的东西,能跨越时空触动我们心理最深密的感受。他认为如何在现实与非现实之间找到共通点?艺术更是一条入径。
谢哲青说,在西方,文艺復兴前一切都受宗教制约;文艺復兴后,人类终于在永恒前抬起头,在亮光处睁眼。并藉米开朗基罗于西斯汀礼拜堂的创世纪壁画中,亚当夏娃被逐出乐园画作来说明,在艺术鼎盛时期,人类开始觉醒,在神前不再卑微。
谢哲青强调,唯一能穿透现实与超现实,能让我们立足在己知与未知之间的是人文学科,它的基础是情感,它讲的是人与人间情感沟通。人文这两字是来自周易《贲卦彖辞》:「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透过人文素养,可以增进人我之间的同情、同理。
文学家与艺术家最终的目的是,希望藉由创作来激起我们对人的情感,艺术的核心是合,与眾生合、与同参合、与万法合,合是我们试着以同情、同理、共感的方式去理解人到底会有什么样的情绪及波动,我们可以为他做什么,这是人文素养的核心,是人文价值最重要的地方。
谢哲青说,艺术最易被人误解,纸醉金迷不是艺术,真正的艺术是对弱势群组的关怀,可以劈开人与人之间的寒冰。人与人最可以沟通的是情感同理,我们多一点怜悯就是踏进艺术的境界,可以靠艺术情感穿越可知与未知之间。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