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守三接环评承诺,中油与桃园市政府及桃园市野鸟学会合作,3年前开始在桃园沿海地区营造保育类野生动物小燕鸥栖地,吸引越来越多小燕鸥筑巢繁殖,自然繁殖率大幅提升至七成以上;20日在桃园市竹围渔港举办「111年度小燕鸥繁殖成果发表会」,宣示守护生态决心。

中油董事长李顺钦表示,未来将继续与各界合作,持续推动小燕鸥的栖地营造工作,盘点小燕鸥筑巢数量并监测其孵化率,让竹围渔港成为小燕鸥的第二个家,也愿提供各单位共同推动保育的参考并善尽企业社会责任,维护及復育三接周边生态环境,达成生态永续与经济进步双赢的愿景。

中油指出,小燕鸥为二级保育鸟类,每年4月会北返到台湾,并于5至7月间群聚在开阔的海边沙砾地筑巢,是唯一在本岛繁殖的鸥科鸟类。依往年桃园过境及繁殖纪录,每年平均约150只出现,近3年最高200只,今年根据桃园市野鸟学会调查,截至6月初,竹围渔港约观察到150只成鸟。

中油从108年开始与桃园市政府及桃园市野鸟学会合作,在桃园海岸进行小燕鸥繁殖栖地营造工作,营造地点包括竹围渔港、白玉海岸、大潭海岸及许厝港国家溼地,共设置4个繁殖栖地,并于各营造地点进行繁殖监测调查。

中油强调, 营造栖地过程包括在竹围渔港北堤整地并搭建围篱,再配合布设假鸟及庇护瓦以减少小燕鸥受到野生动物及人类行为的干扰,安心繁衍下一代。这些栖地的小燕鸥繁殖成功率,从原本自然繁殖率不足三成,大幅提升至七成以上,109年竹围渔港栖地甚至达到九成繁殖成功率,营造及繁殖成效可说相当成功。

#安心 #小燕鸥 #营造 #栖地 #竹围渔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