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县政府传统工艺「偶头制作」保存者徐柄垣于今(20)日辞世,享寿88岁。徐柄垣的雕刻技艺,歷经传统、金光、电视,甚至跨足到电影,为台湾极具代表性的偶头雕刻师。文化部长李永得闻讯表达哀悼,并表示将颁发褒扬状予以表扬,感念徐柄垣艺师精湛的偶头制作工艺及艺术成就,带领台湾布袋戏偶界走向新的潮流。

徐柄垣生于1935年,约1952年起开始追随父亲徐析森及兄长学习雕刻技艺,尤以父亲带给他的影响最大。他在1958年协助父亲雕制布袋戏电影《西游记》的木偶,以及1963年黄俊雄的三尺三大木偶。

1966年,徐柄垣协助父亲为叶明龙在台视制作的新型木偶戏设计眼、嘴会动的戏偶。这些宝贵经验的累积,为他日后设计《云州大儒侠史艷文》系列的活眼、活嘴的动态布袋戏打下基础。

随着布袋戏剧情发展的戏偶需求,以及知名演师如锺任壁、黄秋藤、黄顺仁、许王、廖英启、洪连生等人为求戏偶品质,也纷纷向徐柄垣下订单,从1970年代开始至2000年,打造过无数的亮眼之作。

徐柄垣艺师1970年代创立「巧成真木偶之家」,在霹雳布袋戏系列中的作品,出自他手的几乎为当期的一线角色,如「叶小钗」、「乱世狂刀」、「非凡公子」、「青阳子」、「神鹤佐木」、「剑君十二恨」、「神秘女郎」、「玉天玑」、「潇湘子」、「魔魁」、「创世者」、「莫召奴」等。

此外,由于其戏偶品质精良,而且偶型俊美上镜,在当时常被挑选为要角。不难想见徐柄垣艺师作品数量之多,几乎囊括当时在无线电视台的影视布袋戏。

#布袋戏 #偶头 #徐柄垣 #文化部 #褒扬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