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海科馆的5G镜头,民眾可以看到潮境海湾的即时美景。红圈内是蓝蛸大章鱼。(海科馆提供/张志康基隆传真)
透过海科馆的5G镜头,民眾可以看到潮境海湾的即时美景。红圈内是蓝蛸大章鱼。(海科馆提供/张志康基隆传真)

国立海洋科技博物馆23日表示,夏至后,潮境海湾出现整年度最佳的能见度,达到15米以上,媲美澎湖、垦丁等着名海域。平常难得一见,堪称台湾章鱼界大哥大的蓝蛸大章鱼则坐镇在礁区上并在海科馆5G镜头前亮相。

海科馆产学交流组主任陈丽淑博士表示,潮境海湾受地形及潮流的影响,水的能见度日间变化很大,21日夏至当天,潮境海湾的能见度达到15米以上,与澎湖、垦丁相比也不遑多让。

21日傍晚6时许,海科馆的5G境头前,突然出现了平时难得一见的蓝蛸大章鱼。陈丽淑表示,蓝蛸为大型头足类,以捕食甲壳动物、鱼类及贝类等生物,其外套膜长可达16公分,腕的长度可以到1公尺,个体重量可达2公斤以上,堪称台湾章鱼界的大哥大。

陈丽淑指出,这是海科馆三月以来水下录影镜头第二次出现蓝蛸的纪录,首次发现是在今年5月13 日早上6:20,显然这只蓝蛸已在保育区内定居,这也是唯一一种白天出来活动的章鱼,研究报告它在清晨及傍晚更活跃,这个和海科馆镜头记录到的时间点相吻合。

海科馆馆长陈素芬表示,望海巷潮境保育区成效有目睹,同时经由海科馆海底摄录画面,不但可直击与观测到不易看到的海湾生态及难得见到的生物,这些画面除了提供研究外,也经由潮境海洋智能馆5G的直播摄影,让民眾有机会共同关注与了解。

陈素芬也呼吁民眾在望海巷潮境海湾资源保育区从事水下运动时,要特别留意经过礁区时要「无痕通过」,也就是不要去碰触礁体或海洋生物,更要注意蛙脚不要把沙扬起,大家一起保持海底世界的美好及提供海湾生态的安全和美丽。

#海科馆 #章鱼 #潮境海湾 #大哥大 #望海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