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义市圆林仔社区有大量亚洲锦蛙出没。(李冰丹提供/廖素慧嘉市传真)
嘉义市圆林仔社区有大量亚洲锦蛙出没。(李冰丹提供/廖素慧嘉市传真)

外来种亚洲锦蛙繁殖快速,也会影响本土小型蛙类生态,蛙鸣声扰人,嘉义市郊每遇下雨就有其踪迹,有民眾一整夜抓了10多公斤,嘉义大学生物资源学系主任许富雄表示,亚洲锦蛙的表皮黏膜有微毒性,勿徒手触碰。

最近梅雨、午后雷阵雨接连报到,下雨后的嘉义市圆林仔、顶庄等自然生态丰富的社区几乎成了亚洲锦蛙的天堂,难以计数的亚洲锦蛙群聚大鸣大放,吵得居民无法安眠。

嘉义市圆林仔生态艺术发展协会前理事长李冰丹说,亚洲锦蛙的叫声如牛,每次雨后就群起齐叫,吵得人睡不着觉,曾彻夜抓蛙到天亮抓了约12公斤亚洲锦蛙,由于牠会钻洞躲在泥土里、还会潜入水里、爬上树,好像在躲迷藏,加上牠的黏液有毒性,不太容易捕抓。

荒野协会嘉义分会蛙调组成员翁琼玥指出,近几年北香湖公园、嘉油铁马道、顶庄、圆林仔等处都发现亚洲锦蛙,荒野的伙伴每个月定期观察及捕抓,希望能抑制牠快速的繁衍影响食物链生态的平衡,减少对小雨蛙、泽蛙、黑眶蟾蜍等本土小型蛙类的威胁。

嘉大生物资源学系主任许富雄表示,亚洲锦蛙几乎没有天敌,因为蛇也不太吃牠,因而牠存活力强大,繁衍很快,近几年在都市郊区、公园绿地也都能发现亚洲锦蛙,特别是下过雨以后,因此雨后是最佳捕抓时机。

许富雄又说,但亚洲锦蛙不好抓,因为牠的表皮黏膜有微毒性,人碰触到会有发痒、腹痛等不适,若要抓牠要有防护措施如戴手套。

#亚洲锦蛙 #嘉义市 #毒性 #生态 #许富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