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2年拜央行因应疫情打造超低利率环境所赐,可转债发行爆炸性成长,初出茅庐的年轻公司无须发售股票也能筹到相当便宜的资金。

在指标政府公债利率超低,成长股估值飙涨加上市场波动率升高的助阵下,可转债这几年特别受投资人青睐。

美银全球研究数据显示,2020到2021年派乐腾(Peloton)、Snap、超越肉类(Beyond Meat)之类的新创企业共发行1,900亿美元可转债,比前面4年合计的发行量还多。2020年可转债指数报酬率达46%,超车科技股为主的那斯达克指数,去年也有6%投报率。

但今年可转债市场猪羊变色几乎乾涸,发债件数寥寥无几。ICE美银美国可转债指数(ICE BofA U.S. Convertible Index)今年来下跌20%,跌幅与标普500指数大致相当。

苦于通膨居高不下,央行加速紧缩货币拼命升息,可转债投资人今年难以享受正报酬。

当债券价格走跌时,投资人可换股赚取潜在获利,一直以来是可转债的一大卖点。但今年遇上股市回檔修正的麻烦,尤其高成长的科技公司是重灾区,偏偏科技股在发行可转债企业的投资组合中占了一大部分。

理论上,可转债的债券成分应可对投资人起保护作用,理由是即便股价下跌,投资人在债券到期后仍能拿回本金。

然今年的问题是,不少可转换债的价格跌破票面价值。原因出在基准利率跃升,以及经济成长放缓加上金融环境的支撑力道减弱,导致债券违约风险攀升。

#光环 #可转债 #科技股 #升息 #换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