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环球时报》旗下军事官方帐号「枢密院十号」9日指出,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昨天遇刺身亡,这名被称为「日本战后最成功、最强大的政治人物」迎来如此悲惨结局,很多人万万没有想到。讽刺的是,最近美国媒体因为枪击案频发,而羡慕地介绍日本严格的控枪措施,以及日本很多年份死于枪击的人数在个位数的事实。然而,现在这个国家权势排行榜名列前茅的人物,却在光天化日之下,轻易地被枪杀了。整个事件透露出诸多诡异之处,这件事情不简单。

枪支在日本受到严格管制,日本拥有约1.25亿人口,但每年死于枪支的人数通常为个位数,每年很少超过10人。对于普通日本公民来说,获得枪支执照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拥有便携、不易被发现的手枪更是不可能的事情。

枢密院十号称,正因为如此,安倍遭到枪杀这事儿,处处透露着诡异。其一,奇怪的枪支。日本媒体报导称,因枪杀安倍而被捕的男子使用了「手工制造」的武器。武器虽然是自制的,但杀伤力却惊人。自制的枪支,意味着它不像制式枪械那样,可以追溯来源,从而查到很多线索。威力巨大,意味着凶手根本就没想着让安倍生还。

其二,可能患有精神病的凶手。到底是抱着什么样的仇恨,让此人铤而走险去刺杀安倍呢?

日本媒体报导称,山上彻也告诉日本警方,「他对安倍不满,就是打算杀掉他。」但随后他又表示,其作案动机「不是出于对安倍政治思想的怨恨」。

奈良县警方表示,山上彻也重复着说让人难以理解的话,正在慎重调查其是否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什么?凶手可能患有精神病?还可能与「宗教团体」有关系?这事儿就不简单了。

其三,松懈的安保措施

刺杀事件发生后,很多人提出疑问,为什么安保措施这么松懈?当时的保镖呢?员警呢?「走到安倍身后的嫌疑人,似乎没有人阻止」,日本《读卖新闻》详细还原了案发时现场的情况,并配发示意图。

其四,微妙的政治时机。

很多人说,日本有刺杀首相的传统,但实际上,二战之后,刺杀如此级别高官的事情已经十分罕见。

上一次日本前首相或现任首相被杀已经是在近90年前的1936年。日本青年军官发动政变,他们率领士兵在东京各地刺杀政府要员。其中,两名前首相遇刺身亡,分别是第30任首相斋藤实、第20任首相高桥是清。

当时日本激进的军国主义不断高涨,每次刺杀首相案,都对当时的东亚格局产生巨大影响。斋藤实遇刺后的第二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86年之后,日本再发生前首相遇刺身死的重大事件,虽然未必再像当年那样影响整 个东亚格局,但足以成为战后日本最大的政治事件。

特别是案件发生在参院选举前的敏感时期,若说它没有政治目的,估计没几个人相信。

在日本国内政治总体保守化、右倾化的背景下,未来的日本政治走向如何、修宪步伐会不会加快、会不会更明目张胆地干涉臺湾问题,都充满不确定。

能够确定的是,这件事情不简单。

#安倍 #刺杀 #安倍晋三 #枪击 #遇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