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造成的瘫痪,让许多患者终生需倚靠轮椅生活,光田综合医院全力发展脊髓损伤干细胞医疗,成功让下半身全瘫的锺先生及许小姐回復感觉。20岁许小姐现身说,接受「间质干细胞治疗」后,短短3个月,在辅具帮助下已能站立移动。光田医院指出,这是国内2018年特管法通过脊髓损伤治疗后首批成功案例。
光田综合医院去年获卫福部核准计画后,全力发展脊髓损伤干细胞医疗,透过「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疗法」,让原本脊髓损伤患者,也有机会摆脱轮椅。今日上午发表近半年来脊髓损伤干细胞治疗成果,包括院长陈子勇、尖端医董事长苏文龙出席,患者许小姐也现身说法。
该院分享2名成功案例,29岁锺先生去年3月施工时意外从高处跌落,造成胸椎第8节处出现弯曲伸展型骨折,肚脐以下全瘫;20岁许小姐去年4月车祸造成胸椎第11节处骨折滑脱,会阴以下全瘫,二人在ASIA脊髓损伤程度皆为A级,不但日常生活需靠轮椅活动,感觉功能也完全丧失。二人分别在今年初3月及4月,陆续接受「间质干细胞治疗」后,原本完全无知觉的下半身,已开始回復感觉。
许小姐说,她先在高雄开刀復健,后来北上至光田医院进行「间质干细胞治疗」后,短短3个月,就让「感觉」回来了。不过,当她想到一个伤口被挖3次及治疗復健之口,不禁痛哭落泪,但她却坚持不放弃治疗与復健,在辅具帮助下已能站立,没想到进步可以这么多。
陈子勇说明,患者从完全无知觉到渐渐有感,意味着原本完全受损的脊髓神经及沉睡的神经细胞,已获得刺激、修復并开始传递讯号。所谓的「间质干细胞治疗」,是从患者体内取出骨髓干细胞,再经由专业的实验室培养放大,等增量后,再以精准定位注射的方式,打回患者体内,让瘫痪者原本的脊髓慢慢再生长。
致力于脊髓损伤研究的陈子勇指出,干细胞疗法要配合的条件很多,尤其从神经学领域来看,神经受损愈久愈难修復,3个月以内是最佳治疗时机。此外,神经修復是一条漫长之路,而要回復神经与肌肉记忆,还需要搭配长期的復健与其他辅助疗法,才能有成效。
陈子勇说,在诊治过上万例经验中,过去脊髓损伤患者最大的困境,是被判定瘫痪后,除了倚靠轮椅,就再无医疗介入的可能,这也让患者的身心机能特别容易退化。「对于脊髓损伤的患者来说,除了无法行动外,更棘手的是生理机能的衰退,除了全瘫导致肌肉萎缩、感觉丧失及大小便功能失常外,甚至容易产生褥疮、内臟器官功能不佳等问题。」
陈子勇建议,特管法规定全瘫才能进行干细胞治疗,且要满6个月后,希望未来可以争取缩短时间,把握最佳治疗时机。
尖端医董事长苏文龙认为,目前再生医疗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脊髓损伤只是其中的一环,「间质干细胞有修復受伤组织的特性,目前除了脊髓损伤外,也被用来治疗退化性关节炎、免疫系统疾病等等,可以说是一项划时代的医疗技术。」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