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科测验今(12)日进入第二天考程,考科都是社会科。(本报资料照)
分科测验今(12)日进入第二天考程,考科都是社会科。(本报资料照)

首届分科测验最后一科考科为公民与社会,解题高中老师认为,今年出题多为素养导向命题,题数即便较以往少,但增加手写混合题与探究实作题,其中选择题难易度中间偏难,非选择题则整体偏难,学生需要更多时间进行题文判读。

成功高中苏青叶老师分析,整份试题的命题取材方向十分生活化,且扣合时事,学生要能透过观察社会生活现象,结合所学,反思自己与社会族群所面临的问题,突显具备公民素养的重要性,题目也充分与时事结合。

苏青叶表示,题目中不只包含性别平等议题,并与不同面向主题结合,例如第31提的原住民、第19题到第20题的同性婚姻、第24题的家务劳动、第41题到第42题与第44题的政治参与等,都藉此探讨其中的性别不平等现象。

苏青叶也提到,这次题目当中不少引用因疫情而衍生的相关社会现象作为题文,例如第3题提到数位落差、第15题因封城而引起的工作权与社会福利、第24题题到染疫现象而延伸出的家务劳动分工及对GDP的影响、第35题到第36题的疫情对劳动市场供给与全球产业分工影响。

万芳高中苏苑瑜老师则说,这次公民与社会科的混合题与非选择题题目偏难,占总分36分,其中手写题占20分,且难度较学测题为高。

苏苑瑜也特别点出有疑义的题目,像是手写题第36题同时讨论基本工资与劳动市场的供需变动,在课纲中,学生并未学习到两者的同时变动影响,要立即从题文与图形中判读正确答案,恐有困难。还有第2题题目叙述所提供的资讯不足,难以于短时间之内作出正确判读。

根据大考中心统计,公民与社会考科应到考生人数为1万4891人,实到为1万3637人,共1254名考生缺考。在考场防疫管理上,全国12县市启用居家照顾试场,提供轻症或无症状共63名考生使用;防疫试场开启2间,让3名发烧考生参加考试;隔离试场则共开启46间,使用考生78名。

#题目 #公民与社会 #偏难 #学生 #判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