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环球时报》15日报导,受俄乌衝突、能源供应短缺以及经济衰退影响,欧元区当地时间14日,欧洲外匯市场上欧元对美元匯率一度跌至1欧元兑换0.9953美元,创近20年来最低水准。多名专家表示,欧元贬值与美元在美联准会加息后的快速升值有着直接联繫,但背后是对欧洲经济的担忧等多重因素。与此同时,近期人民币匯率双向波动处于合理水准,尚未受到明显影响。
外电报导, 1999年推出、作为19个国家通用货币的欧元,曾在2008年达到1欧元最高可兑换近1.6美元高点。今年初以来,欧元对美元一直下跌,迄昨已下跌约12%。
《环时》报导,欧元贬值并非仅是美元升值的连锁反应。高盛公司近日预测,欧元区今后一年内陷入衰退的机率为40%。丝路智谷研究院院长梁海明表示,有分析显示,欧元区经济预期每降1个百分点,欧元对美元就会下跌2%。
大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全球创新与治理研究院研究员赵永升表示,自2008年以来,欧洲接连受到欧债危机、新冠肺炎疫情以及俄乌衝突影响,三重打击令其经济的脆弱性更加凸显。
欧元能跌到多低?德国新闻电视台称,一旦第一次打破平价,在极端情况下,它可能会滑到0.95,「那将是一记耳光」。专家认为,欧洲货币是继续下跌还是回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俄罗斯对天然气供应的决定。
欧元贬值也一定程度体现在对人民币的匯率上。14日盘中,1欧元对人民币为6.76元,相比于年初的7.2元左右也有明显下跌。不过,人民币对美元匯率仍保持着韧性,行情稳健。
匯率变动通常也会对贸易产生直接影响。今年第一季,中国与欧盟进出口总值达1.31兆元人民币,增长10.2%。
《环时》报导,赵永升表示,欧元贬值有利于商品出口中国,尤其是德国这种以出口为主的经济体,这会给中欧贸易带来一些变化,但不会由于匯率变化就影响中欧贸易结构。
梁海明则提醒称,应该进一步发挥中欧货币互换的作用,扩大人民币、欧元计价结算规模,使中欧双边贸易和投资免受使用协力厂商货币(如美元)造成的人为匯率风险损害。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