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匯之间互动密切,现在在美股独强下,亚洲货币贬的是鼻青脸肿,股票自然也无法独善其身。富有指标性意义的日本除外MSCI亚洲指数,现在也大跌20%并来到两年多新低。根据彭博社估算,2022迄今,外资从中国大陆以外的新兴亚洲股市已狂撤710亿美元左右,半年卖超的金额已高达约2021全年的两倍左右。
在联准会升息态势明显之下,美元愈走愈高不仅与欧元已平起平坐,也让日圆频创新低。美元独强也影响到外资对亚股投资意愿,尤其是许多靠美元计价的当地新兴经济体来说更是如此。法国巴黎银行认为,美元会如此强势是因为避险基金流入,并不是被经济成长所带动的。不过,对亚洲的金融市场来说,的确不是一件好事。
同时,全球公债殖利率上升、经济衰退疑虑增加,还有需求前景不明等利空,包括韩国以及台湾一些主要以科技类股为主的亚洲股市受伤最大。彭博社统计,亚洲股市2022年的现在,韩国与台湾股市等表现最差,外资已从这两个市场抛售约600亿美元的股票。
其中,被提走约400亿美元的台北股市受伤最大,印度同期遭大卖300亿美元居次,第3惨的是韩国,也被卖超200亿美元左右。相反地在亚洲股市中,剩下的印尼、泰国、马来西亚甚至菲律宾,是外资依序买超高到低的地区。
这些亚洲较大的新兴市场中,美元升值对以出口为主的可享有较大竞争力。不过,若出口不是主要国家而言,货币贬值会造成国家资产负债表恶化,还有企业获利能力大减,因为无论是公司本身或国家贷款都要先换算为美元来偿债。
全球最大石油进口国之一的印度,因受到不断扩大的经常帐亏损以及财政赤字,当地货币已贬至歷史新低。同时,泰铢也被泰国央行对升息不太积极而一直走低,并创2022年至今新兴市场货币中数一数二的弱势货币之一。最重要的是,货币走贬可能影响当地股市2022下半年上涨气势。
6月底中国大陆抗疫松绑,曾为当地股市走高注入一剂强心剂。不过在疫情时好时坏、房地产有崩裂疑虑以及科技产业遭严格监控下,7月股市反而每况愈下愈走愈低。同时,香港恒生指数从7月迄今也下修近8%。
美系对冲基金Ironhold Capital表示,外资一直小幅卖超可能某一天就会突然大卖,这是因为外资的特性很善变,忽然大买大卖都很正常。另外,亚洲产业中以基础建设为主的营建股,对匯率敏感度较高,对美元走强的影响性也较大。
彭博摩根大通亚元指数(Bloomberg JPMorgan Asia Dollar Index)2022年迄今已跌约6%,有机会创下自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以来最大年度跌幅。另外,日本除外MSCI亚洲指数中,所有10大类股,从2022年到现在都是走跌。
法国巴黎银行在2021年曾表示过,若以过去10年亚洲货币大贬等类似情况来看,一些已被大卖且股价相对便宜的台湾通讯以及必要消费性产业、印度资讯科技、韩国健保以及马来西亚能源类股,与当地大盘相比还是相较抗跌。
英国投资公司Abrdn认为,若由资金流向以及信心来看,亚股基本来说都会因短期美元走强表现相对弱势,不过,还是可以找到一些相对强势类股,例如以出口为导向的,还有不受外匯影响的内需类股。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