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部技术处表示,技术处推动我国生医产业连结国际大型外商成果丰硕,过去几年来已促成工研院与默克集团(Merck)合作人才培育,累计培育超过650名菁英种子,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也于2020年在臺成立「未来医疗实验室」。着眼杨森药厂在疾病早期治疗研究的布局,同时为强化臺湾生医研发量能与力促产业接轨国际,技术处自2018年起推出「臺湾杨森计画」,与杨森共同挑选具潜力的团队,以技术转移或专利授权等方式,与杨森规划长期合作,布局精准健康,目前累计支持7个国内团队进行研发。技术处期盼藉由「臺湾杨森计画」增进我国生医产业技术创新与国际竞争力。
工研院生医与医材研究所所长林启万表示,今年徵案主题聚焦「神经科学、数据科学、预防医学」三大领域,报名案件数超50件,来自业者、法人、新创、学研医团队等单位,其中业者参与的比例,较去年的28%提升至32%,显示「臺湾杨森计画」日益受到国内生医厂商的关注与青睐。为此,今年将特别安排生医专家、生医加速器/创投来辅导通过初审的团队,不仅可将团队的研发与商品化方向更精确对准市场需求、吸取产业实战经验,同时可望提高通过复审机率,争取后续与杨森之深度合作。工研院盼透过此国际合作模式,并运用杨森药厂资源,协助在臺湾打造国际生医共创生态系,加强国际厂商来臺合作意愿。
亚洲生技展论坛今(28)日将邀请到娇生集团创新事业体(Johnson & Johnson Innovation)亚太区负责人王丹线上开讲,分享如何在亚洲建构可持续的生技产业生态圈,预期可吸引更多生医研发团队加入「臺湾杨森计画」,并有望提升臺湾生医产业的国际能见度。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