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60岁谢姓男子、52岁刘姓妇女都有心衰竭症状,经医师评估后,建议他们更换新式心臟瓣膜来解决病症,因此由心臟外科、麻醉科、开刀房医护团队共同合作,成功为2位病人完成主动脉瓣膜置换手术,并在加护病房及一般病房接续照护下,恢復状况良好、顺利平安出院
谢男本身有主动脉瓣膜逆流的病史,近日出现容易喘、心律不整的症状,检查发现为心衰竭;刘姓妇女则是重度主动脉瓣膜闭锁不全的病人,虽然一直服药控制,但这半年来症状加剧,只是简单的走路就会喘,也无法躺着睡觉,与谢一样出现心衰竭的情况。
2位病人经大千综合医院心臟外科主任杨智钧评估及讨论后,以更换新式心臟瓣膜,成功解决病症。杨智钧表示,主动脉瓣膜闭锁不全的原因有2种,一种是病人先天主动脉瓣膜比较脆弱;另一个则因病人长期高血压,导致心臟压力较大,因此瓣膜容易松脱。
杨医师说,更换主动脉瓣膜的方式有微创导管置瓣和开心换瓣两种方式,须由医师评估病人的状况,选择适合的置换方式。而谢先生及刘女士罹患的主动脉瓣膜闭锁不全,目前仍只能以传统开心换瓣的方式治疗。
即便如此,伤口也从传统20公分缩小一半至10公分,且在医护团队的全力照护下,两位病人恢復状况非常好,术后第三天就转至普通病房。
扬智钧表示,置换的心臟瓣膜分成机械瓣膜和生物组织瓣膜(猪或牛瓣膜),生物组织瓣膜有退化、钙化的问题,视选择的瓣膜种类可使用约8到15年,就需要手术更换新的瓣膜。
机械瓣膜虽不会退化,但容易长血栓,需要长期吃抗凝血剂,因此有出血的风险,这次2位病人使用的是目前最新的第二代生物组织瓣膜,有抗钙化、耐用的特色,可延长使用年限,且此款瓣膜的框架有专利设计,特别适合未来二次微创置瓣,有利年轻的病人长期治疗规划,因此病人日后年纪大时,若要更换瓣膜,就可以用微创导管置瓣的方式,降低手术风险。
杨智钧指出,谢先生与刘女士接受手术治疗后,恢復状况相当好,现在都能正常生活及运动,因此主动脉瓣膜置换手术在大千已是常规手术,也有专业团队共同合作,可以提供相关疾病的病人获得良好的照护。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