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项虚报货名中,以进口「酥脆油(适用关税8%)」误报为「棕榈油(免关税)」情形最常见,主要为两者外观相近且具备避税诱因。

为解决长年以来货物名称认定争议案件,同时减少虚报货名情况,财政部关务署在今年3月中订定发布「海关认定及审议虚报货名要点」,以利进口人与四大海关单位一致性判断标准。依要点,若同时符合「货名申报不符」及「不具客观合理依据」等两项要件,即符合虚报货名裁罚范围。

从近年第二季虚报货名裁罚案件统计观察,2020年第二季为1,853件、2021年第二季国内进口需求受疫情衝击降为1,152件、年减约四成,以台北关案件量占九成为大宗。

惟今年需求回温,第二季虚报货名裁罚件数高达1,696件,约年增47%。换言之,即使海关订定虚报货名要点以利进口人参考,但短期内虚报件数仍大幅回升,其法规成效有待观察。

#虚报 #货名 #第二季 #裁罚 #海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