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来蚊虫增加,许多人被蚊子叮咬后,会用指甲在叮咬的包上压个「X」来止痒,或用热水来止痒,但医师表示,这都非正确之道,会使得皮肤破皮、更痒或破坏皮脂膜,导致皮肤更为敏感。此外,糖尿病患被叮咬后因痒感而狂抓,周围皮肤可能出现大范围蜂窝性组织炎,若未积极治疗,可能会全身性细菌感染,甚至败血症,有生命危险。

皮肤科医师陈昱璁在其脸书贴文表示,会叮咬人的蚊子都是雌蚊,当牠们叮咬时会分泌唾液,而其唾液会触发人体免疫系统、释放组织胺,导致人体有红肿、痒的感觉。

陈昱璁表示,许多民眾会用指甲在叮咬的包上压个「X」来止痒,或用热水在发痒部位止痒,这都是利用痛感/热感来转移对痒的感受。但指甲会伤皮肤,曾有患者使用指甲反覆压印皮肤造成整片皮肤破皮流血,该处皮肤也会让细胞释放更多组织胺,反而更痒。热水则会破坏皮脂膜,让皮肤更敏感、更痒。

陈昱璁受访时表示,他曾遇过糖尿病患者因伤口癒合不佳,被蚊子叮咬后,因痒感而狂抓,最后皮肤患处湿湿烂烂,有时小腿周围皮肤有大范围蜂窝性组织炎。他补充说明,此类患者若未积极治疗,可能会全身性细菌感染,甚至败血症,有生命危险。

他建议3大正确降低痒感的方法:1. 轻拍痒处、冰敷降温、涂抹绿油精或万金油来止痒,涂抹保湿产品可降低皮肤敏感度。2. 局部涂抹类固醇药膏是最有效的止痒方式,快速降低痒感,才不会越抓越痒,但要注意类固醇的用量,建议要由皮肤科医师开立类固醇外用药等处方。3. 严重大面积发痒时由医师开立口服抗组织胺或类固醇。

#皮肤 #止痒 #叮咬 #类固醇 #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