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在2020年东京奥运拿下2金、4银、6铜佳绩,不但缔造参赛史上最多奖牌数,在奖牌榜排名第34名,也写下仅次于2004年雅典奥运的好表现,正如奥运格言所揭示的「更快、更高、更强」,期许台湾运动员能更上一层楼,中华奥会主席林鸿道寻思对策,决定结合国内专家学者,一同推动「国家级运动科学中心」的成立,日前已在国训中心正式揭牌,将是台湾运动发展的一大步。
「我们看国外的例子,包括英国与日本,透过成立国家级运动科学中心,就看到奥运成绩的大幅提升。」林鸿道举例,英国一直是体育强国,但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成绩不佳,为了2012年举办伦敦奥运,就成立运科中心来提升选手实力,他说:「当时他们喊出『1%』的口号,透过运科介入包括训练与器材,就是再努力一点。」
英国在伦敦奥运一举拿下29面金牌,站上排行榜第3名,从奖牌榜10名左右一跃到前3名,足见运动科学对选手的帮助非常明显,而日本也因为运动科学中心的协助,在去年东京奥运勇夺27金,更一举站上奖牌榜第3名。林鸿道强调,正是运科的帮助,才让选手能更上一层楼。
林鸿道有感而发地表示,过去很常有机会到国外参访,却总是没有机会一窥其他国家在运科发展的状况,他决定要在台湾催生属于自己的运科中心,他在6年前成立运动发展促进会,从基层选手的发展看到运动科学的重要性,当时他就结合许多运科方面的学者专家,倡议国家级运动科学中心的成立。
「政府对运动发展非常重视,国人也非常关切,既然运动科学对选手有极大帮助,政府就非常支持。」林鸿道努力催生运科中心成立,当政府需要了解相关情况时,他立刻就将过往专家学者们搜集的资料提供给政府,他说:「我们筹画了非常久。」目前国家级运动科学中心将以行政法人成立,筹备处已于日前揭牌,预计立法院下个会期就会正式通过,很快就会落实。
林鸿道强调,运动科学的发展一定会跟社会大眾息息相关,不会只专注在竞技运动员,期许未来将是产、官、学三方结合的局面,从行政法人运科中心与国内顶尖专家学者合作,还有相关材料发展与软体开发也要跟产业界结合,唯有三方密切合作,才能打造最完整的运动科学中心。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