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草国小110学年度起改制为实验小学,并引进KIST(KIPP Inspired Schools in Taiwan)的教育理念,帮助偏乡孩子翻转人生。(仙草国小提供/张毓翎台南传真)
仙草国小110学年度起改制为实验小学,并引进KIST(KIPP Inspired Schools in Taiwan)的教育理念,帮助偏乡孩子翻转人生。(仙草国小提供/张毓翎台南传真)
台南市白河区仙草国小5年来学生逆势成长1倍。(仙草国小提供/张毓翎台南传真)
台南市白河区仙草国小5年来学生逆势成长1倍。(仙草国小提供/张毓翎台南传真)

少子化趋势下,学龄儿童急遽减少,对于偏远人口外流的小学衝击更大,但仍有小校逆势突围,位于台南市白河区关子岭的仙草国小,2017年在籍的学生人数只有19人,当时刚到任的校长李志轩力挽狂澜,如今新学期的学生数已达38人,恰巧是5年前的2倍,是弥足珍贵的里程碑。

李志轩原在新营市区、学生人数近1800人的新进国小担任教务主任,5年前调任至白河关子岭的仙草国小,他说,到仙草国小就任前,早有心理准备,学生总数会与前一所国小有所落差,但第一次出席朝会活动,才真实感受到学校面临的困境。

李志轩回忆,那时站在司令台往下俯瞰,发现列队于操场上的学生人数,竟不及后方一排的老师,当下「眼泪快掉下来了」,虽然知道当时有学生是去拉旗绳,但看到这一幕,心里仍是受很大的震撼。

他说,过去这里的家长,考量市区学校同侪互动机会多,以及对偏乡师资保守的刻板印象犹存,便把孩子送到其他学区就学。因此他到任后,首先要做的是「找回孩子的信心」,学生若有好表现,他会透过社群积极宣传,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付出有被看到,才更有动力继续努力。

他说,此外近年学校让社团课程更趋多元,如教学生打太鼓,或拍微电影、播新闻等,学习在镜头前不怯场;每2周还会召集所有师生坐下来围个圈,讲述自己的心得体验,目的是让学生勇于表达自我,另暑假期间,学校透过申请计画经费,办理烹饪、造型气球等课程,即便暑假,学生依然不停学。

仙草国小110学年度起改制为实验小学,并引进KIST(KIPP Inspired Schools in Taiwan)的教育理念,帮助偏乡孩子翻转人生,吸引不少来自永康、善化等地的学生跨区就读;李志轩说,「孩子有进步,家长会认同,老师也能自我肯定」,在这个良好循环下,学校成功走出一条新路。

#台南市 #仙草国小 #李志轩 #学生人数 #逆势